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4.0-第五个习惯「知彼解己」
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学习公众领域成功的第二个习惯,这是最难修炼的一个习惯。小程序的情商测试中曾介绍过情商的五个纬度: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人际技巧和同理心。其中同理心与这个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有关同理心的相关内容:同理心是一种能够识别其他人情绪并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是人际管理处理的基本技能。首先从考虑其他人的观点出发,想象一下他们的感受如何,并在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使用积极的聆听技巧来充分理解他们,尽量不要在谈话中打断或谈论自己的感受。
下面我们按照4.0的思维模式介绍一下知彼解己这个习惯。
1.释义:
在表达我们自己的观点之前首先去完全理解他人,然后再寻求被别人理解,这是一种平衡勇气与体贴,清晰表达自己观点和尊重他人的一种能力。
2.高效能原则:
通过深入了解他人的需求和观点,来影响他人。
关键词:尊重、互相理解、同理心和胆识
3.思维模式:
低效能:我要确保别人理解我的观点。
高效能:如果我先充分了解别人,我就会对他们施加较大的影响。
4.行为表现
低效能:带着回答的意图去倾听;质问和冒犯,或者沉默不说话。
高效能:练习带着同理心去倾听,在尊重他人的情况下寻求被理解。
5.案例故事
在教案中柯维把一位听众的近视眼镜戴到了一位女士的眼睛上,并询问女士的感受。虽然近视眼镜对于近视人员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这个女士来讲,不但对她没有任何用处,还有害处,她戴上眼镜后完全看不清楚东西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主观意愿中要表达的观点,有时候是强加于人,会让对方非常不舒服,你要做就是首先理解别人,然后才能寻求被理解。
如何才能养成知彼解己的习惯呢?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修炼:
在生活中我们已经习惯了自传式聆听方式(Autobiographical Listening),这种习惯已经控制了我们的生活,这也是很难做到移情聆听(Empathic Listening,同感式倾听)的一个重要原因。自传式聆听是通过自己的故事、经验、歧视、偏见和价值观来过滤他人的讲话,当你在使用自传式聆听时你总是带着回答而不是理解对方的意图去倾听。主要有以下四种回应方式:
追根究底(Probe)——依自己的价值观通过问题探查别人的隐私。
发生了什么?
他们下面说了什么?
事情发生时你在哪里?
谁跟你在一起?
是什么导致这种状况?
为什么你那么说?
什么迫使你这样做?
怎么发生在你身上?
价值判断(Evaluate)——对旁人的意见只有接受或不接受。
真是太聪明了!
我不相信你这样做!
我完全赞成你说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
你反应过度了。
我不感到意外。
好为人师(Advise)——以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
这种事情曾发生在我身上,这是我的建议。
这是我的想法。
如果我是你,我会这样做。
你考虑这样做……
这样看待这件事怎么样?
如果我在你的位置,我……
自以为是(Interpret)——根据自己的行为与动机衡量别人的行为与动机。
你总是这样做是因为……
你知道,当我处于那种情况下……
你一定感到很生气!
我打赌你一定希望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
你可能就是想保存脸面。
案例分析:
请看以下一对父子的谈话,先从父亲的角度来看: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父:“怎么回事?” 追根究底
子:“学的都是些不实用的东西。”
父:“我当年也有同样的想法,可是现在觉得那些知识还挺有用的,你就忍耐一下吧。” 好为人师
子:“我已经耗了 l0 年了,难道那些 X+Y 能让我学会修车吗?”
父:“修车?别开玩笑了。” 价值判断
子:“我不是开玩笑,我的同学乔伊辍学修车,现在月收入不少,这才有用啊。”
父:“现在或许如此,以后他后悔就来不及了。你不会喜欢修车的。好好念书,将来不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好为人师
子:“我不知道,可是乔伊现在很成功。”
父:“你已尽了全力吗?这所高中是名校,应该差不到哪儿去。”好为人师、价值判断
子:“可是同学们都有同感。”
父:“你知不知道,把你养到这么大,你妈和我牺牲了多少?已经读到高二了,不许你半途而废。”价值判断
子:“我知道你们牺牲很大,可是不值得。”
父:“你应该多读书,少看电视——”好为人师、价值判断
子:“爸,唉——算了,多说也没什么用。”
我们要尽力避免出现上面这种自传式的回应状态,而应采用一种全新的姿态,这就是通过移情倾听和反应来寻求被理解。
第一,练习移情倾听和反应
怎么做到移情式(共感式)沟通,最好的方式就是结合Ethos(信用)、Pathos(同感)和Logos(逻辑)这三大元素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Ethos是你个人的信用,别人对你能力和正直的信任。 Pathos是共情感,和他人的感受、情感产生共鸣。 Logos是逻辑,演讲背后的原理等。
移情反应按照反应顺序有四种方式,学习起来非常简单:
1、重复对方的话语
2、用另一种方式重组对方的表达内容
3、反应对方的感受
4、结合对方的感受和内容问澄清式问题。
情境举例1 我犯了一个错,我的领导当着大家的面斥责了我
你的情绪:难堪
情感:听起来你很难堪
言语:你的领导当着大家的面斥责了你
移情反应(情感+语言):你对你的领导当着大家的面斥责了你这件事感到很难堪
澄清问题:
A.你说领导当着大家的面斥责了你,怎么回事?
B.你能跟我说说当时的情形吗?
第二,带着尊重去寻求被理解
当双方对事情已非常清晰,也都互相理解,对话变得很随意,不再感情用事,对方开始要求你提供建议时,可以从理解转向被理解。如果对方情绪再次激动时,需要再转回移情聆听。如果在谈话中没有感觉被理解,你需要与对方达成协议再安排一次谈话或通过书面交流阐述你的观点。
用”I(我)”信息表达你自己的观点和感情,是一种向感情账户存款的方式,常用句式如下:
1.我对……感觉……
2.我想……
3.基于我过去的经验,我想我们……
4.你可能是对的,但我更倾向……
5.听起来很有趣,我们一会再谈这个话题
6.我明白你的意思,我想分享一种不同的观点
7.谢谢你分享的观点,你想听听我的观点吗?
情境举例2:我的女儿逃学,我对她非常生气!
您的情绪:生气
情感:你好像在生气!
言语:你女儿在逃学!
移情反应(情感+语言):你对你女儿逃学很生气!
澄清问题:
A.您说您女儿在逃学,怎么回事?
B.您能跟我说说详情吗?
用”I”信息表达你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1.您先不要着急,也不要对女儿发火,您跟女儿耐心谈谈,要找到她逃学的原因。
2.我以前有一个朋友的女儿也发生过逃学的情况,后来发现女儿上课听不懂老师讲课,老师又不耐心,女儿就逃学了。后来朋友给女儿找了个家教,慢慢成绩上去了,问题也解决了。
建议大家看看电影《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会对这个习惯的学习大有裨益。
Listen, or YourTongue Will Make You Deaf 倾听,或者让舌头把你变成聋子– 美国谚语
每天进步一点点,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从优秀走向卓越!白天谋生、夜晚发展!
本专题文章链接:
原创作者:本人自我介绍
扫码进入测试小程序,文章中图片来自网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