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个人成长

重新思考《西游记》给我的启示

2019-11-06  本文已影响0人  杨清华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一起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去往西天取得真经。

                                       

小时候最佩服的就是孙悟空,七十二变,大闹天宫;最爱嘲笑的当然是猪八戒,好吃懒做,出尽洋相;也喜欢白龙马和沙僧,永远忍辱负重。最着急的,就是师父唐僧,总是冤枉猴哥,是非不辩。

感谢《西游记》为我们童年的时光撒下了善良、正义的种子。那个火眼金睛、变化多端的美猴王永远住进了我们的心里。

上学后,老师把师徒四人解读成一个创业团队。 唐僧是领头人,孙悟空是骨干员工有个性,猪八戒偷懒自私,爱打退堂鼓。沙僧代表了团队中的老黄牛。

这里有对目标执着的精神领袖,有能力出众的优秀员工,有忠诚度高的实干家,还有组织不可缺少的润滑剂。相互成就,才能在前行的道路上见证“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得更远”。

但是,如果西天取经的不是四个人, 没有悟空,没有八戒,也没有沙僧,只有你——唐僧,一个人西天取经。你会想到什么?

回到现实社会,我们有太多的时候要独自前行。如果自己就是唐僧,其他的几个人也都会幻想出来,因为他们就是自己的某一部分而已。

那个无所畏惧、无所不能、永不服输的悟空,其实是自己幻想出来的一个超能的自己。而八戒,其实就是我们人性中永远存在的另一自我:喜欢偷懒,会害怕,会退缩。

当我们总想三头六臂的时候,很可能我们的实际能力只是一个没有任何特长的沙僧。 我们常常犯错的,不就是高估自己的能力等级吗?

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与其说是要打造团队,不如说是要引领自己。

降服内在的魔障,才能面对外在的凶险。

其实,我们自己就是一支部队。如果我们连自己都领导不了,如何领导团队?也只有学会管理好内在资源,我们才能更好的调动外部资源。

曾经多少次想不明白:孙悟空,明明一个筋斗云就可以去到西天,可为什么唐僧要用自己的肉身一步一步地走过去?

因为”经书”的经就是”经过”的经,就是”经历”的经。 没有经历,那些经书直接送到你面前,又有何用?

真正的经,不是文字,而是行万里路中的上下求索。一路西行,有太多的凶险,唐僧从来不会说放弃。

唐僧的伟大,是他永远活在自己的信仰之中,放弃只是一念之间,而坚持使命,却是要用生命去维护。

有信仰,才无所不能

所以,在我们的内心都有一个孙悟空,心比天高,但实际上我们要认同自己就是一个唐僧,一个凡人,也许谁也打不过,但永远要有顽强的使命和执着的信念。 历经磨难,却要依然向,求索胜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