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的真实性—后续
一篇文章衍生出两篇文章,是不是有些牵强。可又确实由因生果,会有了今天再次写的想法。
如果说正篇是《爬楼梯小事引起思考》,现在的这篇文就是它的子篇,也都是由它而生。
生活记录真实,重在于实事求是。我写这篇的时候,是对前面第一篇文章数字的纠错,原本可以在原文做修改。可是我想单另写出来,是想说说文体精神重要。
谈到文体我好像做的还不好,比如非虚构文学创作,还在学习文学创作加工。我现在更多是写生活想法,只是记录个人真实感悟。有时文字就好比是一块布料,我还只会把它剪开几何图,却不会裁剪做成一件漂亮的衣服。
至于对新闻稿浅显想法,个人觉得做新闻报道应该有的一种钻研和勇于探索真相的执着。可是很惭愧,我还是从小我角度观察,看到会有局限。
好的作者写文会数据采集,采风调研准确素材。比如我写《爬楼梯小事引起思考》要是写好,还应从别的居民感受、物业管理和电梯厂角度、不同地区或不同品牌电梯厂情况进行比较搜集。然后再写一篇有价值的、依据可查的报道。
有听到一位老师讲自己,为弄清楚讲的《论语》写的“子:自行束脩,吾未尝无海焉。”里“脩”的尺度,用了两年时间翻阅古书查证,后在《仪礼·聘礼》查到郑玄注释:一尺二寸,由此推出“脩”约是“27厘米”。一个对学问认真求实钻研的老师精神令人佩服。写文何尝不是需要精神,创作来自于生活,也会高于生活艺术的加工。不过体裁不同,对创作要求也会有不同要求,尤其新闻输出是需要要还原和可靠性。
如果说做新闻需要考证,是要用事实说话和观察记录。个人觉得它更要有正确价值观,用一颗仁心去写作,同时要避免主观判断。除了去挖掘多提取发现和了解生活,新闻纪实真实和新闻稿时效性会并驾齐驱。
我只用真实和热情去感悟,从普通人的视觉所看到的一个层面写的。其实,写文也是情绪放映。我把“听说”数字,没有改过来因或许是刚开始数据。今天又看到了门洞贴的,知道小区是30几部电梯出现故障,这次受到影响还是比较多。
其实,昨天早上走在路上想过,又不是我一家。或有难处,还是要想办法做好。晚上下班回家,老公把物业说的原因向我讲了。原来小区电梯偏小众,加上厂家已停产小区用的型号。这次零件要现生产的,如果这样会理解也体谅其中原委。
昨天回来爬楼有点不一样,楼梯灯很亮。前天低层楼梯感应灯是亮的。向上离家有两三层时的楼梯口灯不亮,要用一只脚猛跺地,灯还是暗的。
不过昨晚回来从大厅开始爬楼,走到每一层灯会亮起来,楼灯都是白色白炽灯。我忍不住会拍下来,像明珠点亮了暗色楼梯,明亮如月。为有心点赞,喜欢夜晚爬楼有亮的楼灯照亮眼前的路。
一件事或许发生在我们身边,有时就是某个触动点会有了写的冲动。这时用心去写和记录就好,我手写我心,感恩生活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