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持证上岗”

父母持证上岗45—如何教会孩子理性消费?

2022-12-01  本文已影响0人  梦1回江南

如果孩子已经产生了不健康的消费观,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去理性消费呢?

第一,教会孩子明智消费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去实践。

有这样一位父亲,他带着六岁的孩子逛了三家商店,教孩子货比三家,最后买了一辆物美价廉的自行车,还用省下来的钱。买了一副孩子用的乒乓球拍,这位父亲的做法很明智。买东西是有价格差别的。省下的钱是可以买更多东西。在这种潜移默化当中,孩子学会了节俭,学会了明智消费。

第二,对孩子的过度消费敢于说不。

现在有一些父母会在超越自己经济能力的情况下,过度满足孩子的消费要求。这种做法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告诉孩子父母的经济能力,学会对孩子的某些消费需求说不。比如对于孩子频繁的要求,父母可以采取延缓兑现的方法。告诉他现在不能买,要过一段时间才能买,让孩子感觉到每一件东西都是来之不易的。

如果孩子提出了过分的物质要求,一定要坚决拒绝,并且耐心说明拒绝的理由。

第三,给零花钱要适度。

孩子越小,自我管理能力越低,所以给孩子太多的零花钱,会误导他的消费观念。

零花钱的发放应该有一定的制度。比如多长时间发一次?每次给多少?怎么花?应该和孩子讲清楚,并且严格的执行。

一般来说,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发放零用钱的周期应该是一周左右。在发了零钱之后,父母不能让孩子随意使用,要培养孩子计划消费的好习惯。

让孩子准备一个记账本,随时记下自己的消费情况,到周末和孩子一起讨论,总结一下。消费合理,要表扬和奖励。消费不合理,要批评和惩罚。

第四、再富不能富孩子。

有一位拥有上千万家产的企业家。他有个上初中的女儿。按常规,这个女儿一定有很多零花钱了,是高消费群体的一员。

可事实恰恰相反,这孩子是班里最节俭的一个,他向父亲要一块钱,比其他人向父母要几十元都难。人们问这位父亲:“你有这么多钱,为什么还如此小气呀?”他说:“不是小气,而是责任,要让孩子从小知道钱来之不易,养成节俭的习惯,长大了才能有所作为。” 所以,把对孩子消费观的培养看做是对人格的培养,这才是真正的爱。

第五,陪孩子过有意义的生日。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生的意义。陪孩子过有意义的生日,而不是给孩子很多的零花钱,让孩子请同学去高消费的场所去玩。

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案,比方说买一本或几本书,写上赠言送给他。带孩子出去游玩,让他自选地点,准备好相机,做一个生日影集等等。这样的生日将给孩子留下难忘的记忆。

第六,激发孩子的责任心。

有些父母常常以物质刺激来调动孩子干家务的积极性,这种做法会让孩子选择性的劳动,给钱就干,不给钱不干。同时,他还会向孩子传递了一种信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得到物质上的回报。这很有可能让孩子只注重物质索取,而没有责任心。

明智的父母会激发孩子的责任心,让他们像小主人一样,自觉自愿地做好家务,让孩子学会合理与适度消费。并且,父母要在消费上给孩子做出榜样,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为,都要以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为标准。

总之,让孩子学会理性消费,至少有六种方法——

第一,有生活体验,教会孩子明智消费。

第二,对孩子的过度消费需求敢于说不。

第三,给零花钱要适度。

第四,再富不能富孩子,

第五,陪孩子过有意义的生日。

第六,激发孩子的责任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