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了一把菜刀, 你给出了菜刀的使用说明书了吗? --作业帮ap

2018-10-14  本文已影响39人  一程山水一程歌_c0bf

(五)关于一对一

一对一业务,是由老师实时在线为学生解答它们的疑问,是作业帮在拍照搜题后开发的第二块业务,也是作业帮app的核心功能之一,早在2015年夏天就开始筹备上线了,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一对一业务已经成熟,现在不仅可以实时答疑,还可以预约老师在固定的时间就约定的内容进行讲解,节省了学生和老师的时间,由于内容可以提前发给老师,针对性也会更强一些。

打开一对一,可以看到如图22的页面,和一课的板块类似,页面中还从辅导优势、超强名师、四大服务和提分效果四个方面进一步说明一对一的优势(如图23--26),由于笔者没有真实的数据,因此不作进一步的说明和评论。

为了体验一对一的情况,笔者在教师列表中随机选择了数学的江彪老师进行了预约,预约时,老师、日期、时段和科目都可以选择和调整。

在完成预约后,软件发来了信息,询问笔者想听什么样的内容,有可能是笔者的网络存在问题,笔者想听的“关于绝对值的竞赛内容”并没有发送成功(如图28),随后软件又发来了新的招呼信息(如图29)。

上课的过程和感觉还是很不错的,无论是音频和视频的流畅度,还是和老师的互动交流,以及老师的专业能力,都是值得肯定的,如果要鸡蛋里面挑骨头的话,就是老师的板书有些随意。

辅导结束后,自然还是要求对老师进行评价,以及可以在我的订单里面回看刚才的上课视频和板书。

再次说明,笔者对一对一辅导的体验只有一次,所有的感受都只是笔者本人的感受,不代表任何第三方的观点,如果有不当之处,请作业帮的各位大牛指点。

由于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因素,作业帮的一对一辅导业务目前是不盈利的,更大的作用和拍照答疑一样是引流,因此在对产品的进一步研发以及在教师的培训上动作不大,也许会像学霸君一样,随着其它业务的发展,会逐步放掉这一块业务。当然,这只是笔者的猜测。

不过,在笔者看来,一对一辅导在未来几年依旧有着它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关键是怎么认识它和怎么规划它的发展:

1.和拍照搜题一样,一对一辅导可以为作业帮的其他业务,比如现在的一课起到引流的作用;

2.目前一对一辅导的市场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不是很高,因此一对一辅导可以成为培养教师成长的基地;

3.由于市场环境的因素,一对一辅导目前的收费非常低,因此经过适当的操作,可以成为其他业务的护城河,提高作业帮软件的市场占有率,强化作业帮的教育品牌;

4.中国广大农村和许多小城镇的家庭由于经济和环境的限制,长期享受不到好的教育资源,经过适当的操作,可以利用一对一辅导,让这些家庭的孩子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

5.互联网行业有句经典的话:羊毛出在猪身上让狗买单,如果经过适当的运营,完全可以让一对一辅导业务为公司盈利。

因此,

1.作业帮的管理层要对一对一辅导业务从战略上重新认识,清晰未来5-10年一对一辅导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怎么样发展,可以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看到未来

2.教学、教研、产品和技术相关人员依据公司的战略,开发出适合战略发展的课程、产品和工具,让老师和学生、家长有更好的用户体验,为一对一辅导的发展插上翅膀;

3.针对老师目前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教学人员要制定出符合公司战略的老师培训计划,为一对一辅导的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4.成立作业帮教育战略联盟,聚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为一对一辅导的发展提供最强的支撑。

看到未来,积极谋划,有力保障,倾力执行,一对一辅导就会有美好的发展,不仅是为作业帮的发展,也会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应有的,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六)关于一练

看过一课和一对一后,看到一练,不难想到作业帮app的练习模块,从图32可以看出,这个模块包括同步练习、专项练习两个主要的子模块,还包括“我的错题本”、“精选试卷”、“脑力竞技场”、“每日一练”、“经验分享”等几个小工具。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样安排的逻辑并不合理,把“脑力竞技场”经验分享”放到“我”的下面也许更合适:在练习的模块下,只保留和练习有直接逻辑关系的内容

另外,同步练习中提供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生物共六个学科,产品人员把这六个学科分成了两页,如果是初次使用的手机小白也许会以为只有前面的四个学科,即便是熟悉之后要进行化学或生物学科的练习也要多操作一步,不如把这六个学科放在一个页面,更直接,也减少了用户的操作

笔者选择了同步练习模块下面的数学学科进行体验,进行简单的教材版本、年级的设置后,出现了图33的页面,页面的最上方是知识诊断,中间部分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学期的章目录,最下方是一个一对一辅导的链接。

按照产品设计人员的意图,笔者没有选择下面具体的章节,而是直接选择进行知识诊断,按照学校当前的进度,《有理数》一章刚刚学完,因此知识诊断的范围应该是有理数一章的内容。下面的图片(如图34--43)就是软件为笔者提供的10道诊断题:

对于这十道题目,由于笔者的失误,其中的第6题没有截图,对剩余的9道题简单分析如下:

填完上面的表格,笔者有些凌乱了,这次诊断的目的是什么?一般的知识诊断或者试卷,或者按照知识的难度顺序来安排题目,或者按照题目的题型顺序来安排题目,或者按照知识点的顺序来安排题目,可是笔者从中看不出这次知识诊断的内在逻辑,难道没有逻辑就是其中的逻辑吗,当然笔者这是开玩笑,不过作业帮的教学人员和产品、开发人员没有深入的进行研究是肯定的,另外在有理数章节的诊断中还出现了代数式的知识点的题目,说明作业帮的题库至少有一道题存在指标错误。

下面是这次知识诊断的反馈:

这次知识诊断的体验中,笔者故意答错了2道题目,为了看到诊断中全对是什么样的反馈,笔者又一次进行了诊断,当然这次的结果是全对的(如图47、48),不过笔者没有对题目和解答过程进行截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尽管评测报告中给出解答全对的结论,但在知识点掌握的总评中给出的评价仍然是较弱。要求解答的题目都作对了,为什么掌握情况还是较弱呢,这是什么样的逻辑呢?看到下面的提分卡片,笔者似乎明白了,无论作答结果怎么样,给出的结论都是弱或者一般,想要变强,那就多多使用作业帮app,那就多多报课,那就多多一对一辅导,那就多多花钱!如果真的是这样,作业帮和前一段时间猿辅导做出来的商人嘴脸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做教育,赚钱,两者并不矛盾,但一定要站着把钱赚到,而不是龌龊的把钱赚到。作为一个从事教育行业二十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笔者希望笔者明白的是错误的。

于是,笔者又选择了《有理数》一章中的《有理数》一节进行练习(如图49),这一节的内容包括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等四个知识点。这一次软件一次给出了5道题,笔者选择答错了1道题。

软件给出的都是选择题,而且都是基础题,因此笔者选择了继续练习,反馈的结果如图57和图58。

接下来的4道题目就是拔高题型提供的题目。

其中如图59所示的题目2中出现了实数,笔者点击查看了题目的右上方提供的知识卡(如图63),卡片中提供了有理数的概念和有理数的分类,并提供了相应的例题,不过并没有提供实数有关的信息。笔者选择继续练习,题目中又出现了根号的符号,如图64所示。

由此笔者有些疑惑:

1.软件中同步练习的逻辑是什么?这个同步应该怎么样来定义?如果是与初一新生同步学习,那么在刚刚开学不到2周的情况下出现实数和根式的知识点是否合适?

2.同步练习中的基础、巩固、提高和拔高四种难度指标具体是怎么样的,怎么来区分,如果保质保量的完成相关题型的题目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家长和学生有没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另外笔者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部分题目仍然存在一些小瑕疵,比如图65出现的文字和图片重叠的情况,比如图66出现的把数字“0”打成字母“o”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可以理解,不过毕竟让人不舒服,也说明作业帮的工作中有太多的细节需要抠。

时间缘故,笔者对一练下面的其他模块就没有进行体验。

下面是笔者对软件中一练这一模块的感受,由于体验数量和时间有限,下面的观点仅代表本次体验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第三方的观点,也不代表今后的观点。

1.模块的设立的出发点是好的,也是合理和应该的,不过部分子模块的安排存在逻辑上的不清晰,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2.同步练习中提供了很多的题目,这一点很好,也是必须的,不过题库中的指标系统需要进一步的优化。

3.题目的规范程度较竞争对手要好,不过仍然存在一些瑕疵,在质量管控上还有太多的细节需要去改善。

(七)关于用户:“我“

一般情况下,软件中“我”这个模块,都是关于软件设置和用户常用的相关信息的内容。点击“我”按钮就可以打开如图67的页面,具体的功能和模块一目了然,对于成长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学生来说,并没有什么使用障碍。

可以看出,作业帮的产品、运营人员在这个模块希望增加一些社群的功能,希望每一个使用作业帮app的同学除了在上面学习外,还可以在这里娱乐和交友,实现教育、娱乐、社交三个功能相结合。

可以说这种想法是好的,也是成人学习社交软件最想做到的,不过作业帮的相关人员忽略了k12教育的特殊环境,k12教育的使用群体是学生,付费群体却是家长,而家长最希望的就是孩子不要沉迷于手机,不要沉迷于游戏,看到孩子拿着手机,家长都会有一种内心的“不安全”的感觉,哪怕是孩子已经告知家长是用手机学习的,前一段时间河南南阳龙阳学校集中销毁学生的手机得到大多数家长的认可就是很好的说明。

微信之父张小龙曾经说过希望微信的用户用完就走,k12的家长应该都有这样的想法,因此在教育软件的功能设计上,“少就是多“。

在体验各个子模块和各个功能时,发现同学圈已经暂时关闭了,这也说明中小学生使用软件的社交功能的开发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一定要慎之又慎。

教育,不同于其它的产品和服务,教育面对的是懵懂无知或者一知半解的学生,他们对许多东西都缺乏判断的价值观和方法,而且别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出现了问题,不用就可以了,最多就是召回销毁,对企业对用户影响不大,但教育面对的是学生,一个答案、一个方法的错误就会影响到他的近期的成绩,就会影响到老师、家长和同学对他的看法,如果这个错误体现在中高考中,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他的人生轨迹,因此对我们面对家长和学生、面对教育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把责任心和良知放在第一位,把帮助学生成长放在第一位,把赚钱放在第二位,只有这样,我们做出来的产品才是合格的,我们的企业才能够基业长青。

(八)关于改善

基于前面的体验,以及笔者对教育、对产品、对市场环境的理解,提出一下几点改善意见:

1.把握教育本质,把握人性本质、把握极简原则,优化产品功能和结构,把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做到极致。

同时建立产品集群,比如家长系列产品,教师系列产品和学生系列。

2.集中所有的教学、教研部门的资源,将现有的数据库进行优化

(1)对现有的数据库的指标进行,使得数据库的指标更加准确、合理,也更加容易为产品提供支撑,比如题目的出处(来源于教材、教辅书、中高考、竞赛等等)、比如题目的难易度(了解123、理解123、掌握123、灵活应用123)、比如题目的使用时间(同步、章节复习、期末复习、篇章节复习、总复习),等等,都要进行完善和优化,尽可能一步到位,为产品的开发提供最好的支撑;

(2)对现有的数据库中的题目,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筛查,把存在知识型错误的题目删除,把存在规范性错误的题目删除,把存在指标性错误的题目进行优化调整,尽可能使作业帮的资源库的资源成为教研行业最好的资源库,没有之一;

(3)依据产品的情况,可以把资源库按照功能进行分类,比如学生答疑辅导资源库、教师备课资源库、培训资源库、测试资源库等等,也可以按照资源的质量进行分类,比如精品资源库、A级资源库、B级资源库等等,专库专用,提高数据库的利用价值和市场价值。

3.针对目前教师队伍存在的情况和公司未来战略的安排,开发适当的辅助工具,制定适宜的教师晋升制度,建立教师培训体系,从课标、教材、教法、中高考、沟通讲解能力、学生分析能力、课件制作、试题编制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及考核,以便让教师能够更好的适应平台的发展。

4.联合政府和社会上有利于教育发展的资源,使之成为公司发展的助力和保障,形成市场竞争的护城河,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最有利的支撑。

(九)战略九问

笔者关于这次作业帮app体验的感受,以及想要说的话在前面都已经陆陆续续的表达出来了,内容到了改善意见,似乎也可以结束了,不过现在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小米创始人雷军宣扬的“互联网思维”已经深入从事互联网行业的每一个人的心中,并且可能被奉为“信仰”,这其中的“小步快跑、不断试错、快速迭代”经常在互联网从业人员中听到,不过雷军还有另外一句话,那就是“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蒙眼快跑”很可能就是奔死的节奏。

因此,笔者把战略九问放在下面,作为本文的结尾。

战略九问

1.本企业为哪部分人服务?我们的目标客户群是谁?

2.本企业希望在目标客户群心目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

3.我们的目标客户为什么非要买我们的品牌产品?

4.几年以后本企业要达到什么样的经营管理目标?

5.如何才能达成目标,本企业靠什么(竞争优势)达成目标?

6.本企业靠什么赚钱(赢利模式)?赚的是哪一部分钱?

7.本企业达成目标要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里程碑是什么?

8.第一步从哪里开始?是否有详细的落实到人的实施计划?

9.如何保证计划的完美实施?有哪些监督检查机制?

说明:这篇小文是笔者在去年十月份离开学霸君后利用半个月的时间体验、观察、思考学霸君当时的主要竞争对手作业帮后完成的。这一年来学霸君和作业帮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前几天看到一个家长对作业帮的意见,想起了当初的这篇小文,回头看看,一年前的看法有正确的地方,也有偏颇之处,反复想了想,还是决定不做修改,放在这里,当作十月份的第二篇作业,也有抛砖引玉的想法,因此请007的各位战友批评指正,在此谢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