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0 史记小人物之三:越石、晏子车夫及妻
昨天写了《管晏列传》中的鲍叔,今天我想写写晏子传里面的越石和晏子的车夫夫妻俩。
据我一点肤浅的观察,《史记》中的小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都形象分明,立体丰满。在《管晏列传》中,鲍叔和晏子车夫的妻子的形象就特别能说明这一点。
越石是晏子在出行途中遇到的,他当时正被人囚禁。晏子赎了他却没有礼遇他,他于是请绝交,成功引起了晏子的注意,得到了晏子的亲自接见。他说:“不被低层次的人理解,没啥好生气的;不被跟自己同一层次的人理解礼遇,我还呆在这里干嘛!?”看,他把自己放在了与晏子同一层次上。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一番话语,成功打动了晏子,成了晏子的座上客。
至于越石父为啥能有底气说出这样的话,司马迁只用了一个字:贤。他是不是真贤还真不知道,一个字也不能说明情况。但他有口才可是真的,晏子什么人呀?齐国的大官,什么世面没见过,什么人没见过,能被一般人忽悠吗?一般人也忽悠不了他呀。可能越石父真有两把刷子,我们普通人见了相当于现在某位部长(甚至比部长官还要大的大官),能像他这样一番慷慨陈词吗?就算能说话,有几个能说出这番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的话语出来?仔细看看他的话,总分结构论述,论证严谨,难怪会打动晏子。
至于晏子车夫夫妻,细细琢磨也挺好玩的。
一开始我对妻子很感兴趣。司马迁用在越石父身上的贤,我觉得用在她身上还挺合适的,不过在这里,应该是“贤良”的贤。作为妻子,对不求上进的丈夫不满可能不是一天两天了,对外表不如丈夫的晏子真心佩服也溢于言表。她可能平时也闹过,也表达过,但丈夫不理,于是她采取了最激进的手段:请去。请去是什么呀?离婚呀!古代有几个女子敢主动请去的?这充分表明了她的立场了吧。后来丈夫改头换面,还被晏子重用,她应该是最高兴的人了吧!
至于车夫本人,也挺不错的。首先,他应该是有一定的才学,你以为晏子这样的大官见谁都用吗?能做晏子车夫,自身条件肯定还不错吧,起码得认识点字,心眼活,会交际,懂礼仪吧?跟在大领导身边,耳濡目染,多多少少也学到了几分吧?也许,晏子把他放在车夫这个位置上,就是要锤炼锤炼他呢。其次,他的品性应该还不错。他肯定爱妻子,爱家庭吧?不然,你请去就去呗,凭我晏子车夫的身份,还怕找不到比你更年轻漂亮的妹妹吗?在妻子爱的“威胁”下,就能迅速改正错误,有几个男人能很快战胜自己的面子思想,听老婆的话呢?
所以你看,几行字,一琢磨,就能想到这么多,《史记》真是一个宝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