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

雨水过后,下一个节气就是“惊蛰”,一个“惊”字,平地惊雷般,唤醒了沉睡的一切。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有诗云:
大地春又回,长空裂惊雷。
万物生欲动,无为自有为。
今天为3月6日,2023年的“惊垫”,
据说这天,太阳到达黄经345度的位置,标志着中春时节的开始。但我从来没有听过在三月份打雷,在北方,能听到轰隆隆的雷声,那已是盛夏时分。
汉代以前,惊蛰与雨水节气有前后顺序不同。
地球发展到现在,气候水土环境也发生着变化。 “春雷”响,估计今天的人只能在文字里看到了。
但,春天,还是以一种微妙的不可阻挡的画笔悄悄涂抹着天与地。
三月 三月
厚重的衣服想脱掉了,抑闷的心情也开始消散,蜇伏于一冬沉闷而深睡的各样生灵,被唤醒。
形象的比喻就是“春雷惊百虫”
《月令72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有意思的是,这一节气与其它节气略有不同,其它的多跟自然现象,人们的自然感受、农作物种植等相关。但关于“惊垫”,是人们观察到的生物活动规律相关。
有点像运动场上启动某项比赛,静默中的一响发令枪,这一枪在天地间打响,那些还在冬眠状态蜇伏得太久,昏睡的昆虫走兽们都惊醒过来,它们听令努力生长壮大。
种子开始发芽,纷纷从地里冒头,“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 这就是惊蛰的状态,春天已经来临了。
这是季节的春天,更是精神上的春天,积雪已融化,浸润着又是一年的希望。
惊蛰以后,可是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了,它也是各种细菌和病毒活跃的时候。中医看来,此时人体的肝阳之气见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
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平和。
“春养肝”这一常识想来大家都不陌生。
惊蛰节气给予我们的道理在于明而动,如雷之盛大,如电火之丰美,一切昏昏沉沉、自甘沦落的早晚要醒来。
惊蛰不仅是要自然界的生物醒过来,更启示人间的每一生命要醒过来,个人乃至一个社会,如果长久地昏睡,那就是悲哀和灾难。
不道者,违背天地之道。粱启超曾说“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争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有人纷赞启超“中国长久睡梦的人心被你一支笔惊醒了…… ”
只知道鲁迅的杂文和小说,却不知道他写的诗 “于无声处听惊雷”,何其好。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浩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惊垫了,还是喜欢龚自珍的那首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春咋起,惊雷池塘,心头的涟漪圈圈扩散。
2023-3-6 风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