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云折桂心(一)
作者霖雪衿
细雨朦胧,当子规开始啼鸣时,长安城郊,一个少年骑着马,无顾风雨,期望在正午抵达长安。
十三年了,他不怨这几年在佛寺中的清苦生活,他也不怨将他抱走的智仙,他现在只想回家,看到阔别多年的父母,感受他们的手触摸自己眉发的温暖,想到这里,他又加快了速度。
长安城内。
快到家了。雨渐渐停了。
杨坚翻身下马,欲徒步前行,路过一处酒楼,觉得有些饿,便走了进去,叫了小二,点了些菜,便发现酒楼中央很是热闹,不时有人拍手叫好。
小二看他望得入神,便告诉他,今日酒楼里来了个少年,原先以为是来喝酒,没想到居然是来说书,他倒也是大胆,在随国公府门前居然讲起了随国公夫人吕氏的往事,况且这里靠近太学,不少太学生也来听了个大概。
杨坚不禁朝着那少年望去,不对,此人眉目俊朗,气质不凡,眼中颇有灵气,虽穿着朴素,但却不像是寻常人家的公子,也不是自家兄弟,他若不是什么达官贵胄,且与母亲交好怎会知道母亲过往?难道是胡言乱语?杨坚一时好奇,坐在堂中,听起了说书。
那少年一首拿着木筷,另一只手在空中比划,讲起了那座给母亲带来无限苦痛与希望的山峦。
“杨夫人,吕氏,自小生长在山东,她与当朝随国公杨大人也在此相识,成婚,可时局动荡,这对夫妻在成亲后不久,便因战乱分隔十余年,在这十几年中,魏分东西,而今又分为北齐与北周,纷纷扰扰,熙熙攘攘,乱世中有枭雄辈出,亦有奸雄当道,还有无名之辈枉死沙场,可这些却都无法改变吕氏之心,她在泰山下等待,光阴荏苒,韶华不负,她居然等到了。在杨忠将军再度于南梁北返并于次年经河桥之战声名鹊起之后,几经辗转,吕夫人找到了她日思夜想的丈夫。”
“那在这几年中,杨夫人就不曾改嫁?杨将军就从未另寻佳人?”一旁的杨坚发问。
那少年微微一笑,接着道“小生也曾想过,但二人均未,从前咱们只从戏本子里听说过的故事,现实却更令人感动。我也曾认为杨夫人是否太傻,那样的乱世,能活下去实属不易,又怎说寻夫?若是杨夫人并未等到,又或是杨将军早已忘记这糟糠之妻,那杨夫人真是痴傻之极……”杨坚不禁皱眉,“可她等到了,等到了一战成名的夫君带着功名,仿佛一个踏着五彩祥云的英雄,来接她,接一个早已在战争中被风霜与战火抹去青丝秀鬓的妻子。若是女子有这般耐力与勇气,那不禁令人敬佩,更令人刮目相看。”
一旁的看客不禁笑道:“想不到随国公夫妻竟有如此传奇的过往,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公子不知还有怎样的贵胄趣闻可让在座一闻?”
“杨家夫妇伉俪情深,可我这嗓子却早已耐不住了,容在下回去休养生息几日,再会!”少年莞尔一笑,带着一个随从径直走出了酒楼。
杨坚将这一切看在眼中,也笑了笑,是啊,该回家了。
“伽罗,回来了?”独孤府内,独孤信仿佛等候多时,独孤伽罗看着父亲,都说父亲容貌迤逦,是难得的美男,而今虽经历岁月蹉跎,却愈发挺拔,父亲的眼眸很深,仿佛装得尽整个天下,但她知道父亲内心只有独孤一族与他的赤胆忠心。
“爹,我,额……不怎么明白。”
“不明白什么?”独孤信用手拖住腮,等待女儿的回应。
“爹平时可不许我到处乱跑,抛头露面,今天尽管我是女扮男装,但就算平时这样,您也不准我出去,那为什么今天一听我要说说书,讲杨夫人的故事,您就准了?还让我去太学附近?爹,您是觉得我今早我特意给您做的参汤太好喝了,想奖励我么?”
“不是去太学附近,是去随国公府门口,还有伽罗,没事儿,”独孤信下意识看了女儿一眼,“还是别下厨了。”
“啊?”还没等独孤伽罗参透父亲所言,独孤信已拂袖离去。
望着父亲的背影,伽罗仍然不甚理解。
“伽罗,朝局动荡,唯有如此,可保我独孤一脉平安。”独孤信看向庭院中的梨花怅然,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