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中,不能守中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中庸》第七章)
朱熹解释说,择乎中庸,即分辨各种道理,选择中庸之道,说的是舜好问用中之事。他接着说,知道祸患所在,却不懂得选择中庸之道以避祸,即使能够选择中庸之道,却不能持之以恒。
我在上一篇辨析指出,朱熹对“执其两端而用中”的解释是错误的,本章朱熹把“辨别众理”作为实现中庸的途径,同样是错误的,都是在外求中庸。恰恰相反,中庸之道应该是由中而外,“中”是天性,所有的现实选择都应该由“中”来主宰。
朱熹解释“知祸而不知辟、能择而不能守”的现象时,语意非常含糊,因为他没有主语,这句话明明是孔子说的,按理应该是说孔子本人,但朱熹肯定觉得不合适,所以就含混起来。
“人皆曰予知”,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人皆曰予知”,人们都说我孔丘有大知,但是我却不知道回避祸害;人们都说我孔丘有大知,但我选择了中庸之道,却坚持不了一个月。
前半句很好解释,孔子的一生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一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体现了孔子的殉道精神。后半句可以理解为孔子的自谦,勇于自我解剖,但这样理解比较勉强。
第二种,人皆曰:“予知”,人人都说:“我懂的。” 但却被各种诱惑所吸引而身陷灾祸之中,事先不懂得避害;人人都说:“我懂的。” 但即使懂得应该行中庸之道,却坚持不了一个月。
前半句是说在各种现实的诱惑面前,不能发乎中,不能发而皆中节,其实是不知“中”,后半句是说即使知道应该行中庸之道,却不知“庸”。合而言之,这不是真知的“知”,呼应上文舜的大知。
故后世王阳明说,修身无非诚意二字,致良知而已,不能真行,就不是真知。
因此,依我之见,第二种解释才是符合子思中庸之本意的。
我们再回顾一下文章的结构,看看这样解释,逻辑上能否贯通。
第二章曾子引用孔子的语录,提出了一个观点:“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第三章进一步延伸说,中庸是最高的境界,长久以来已经很少有人做到了。
第四章解释为什么中庸之道在现实中得不到流行。
第五章感慨实现中庸有多难。
第六章树立中庸之道的正面典型舜,赞扬舜有大知,这是圣人之知。
本章从现实出发,从反面论说一般人不具备这样的大知。这在逻辑上是贯通的,而且下一章的内容是讲现实中颜回能够做到,如此文义非常完整。
因此第二种理解应该是符合子思行文意图的。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中庸》第八章)
拳拳,两手握拳抓得紧紧的,形容诚恳、深厚、勤勉、忠谨等。服膺,从心里服从、认可。
孔子说,颜回为人,能行中庸之道,他得到一善就不会失去了,因为他的善是发自本心的,所以能诚恳坚守而不失。
朱熹解释,颜回能奉持善在心胸之间,这是说他能守善。颜回是真知,所以能行中庸之道还能持之以恒,所以他的言行能够无过不及,能够真正懂得人道的真义。
朱子点出颜回有真知,是此节的要点。但是朱子把因果说反了,不是因为他能择能守,所以能中,能明道。正好相反,本心即是中,发乎本心则道明,此为真知,真知显,则能择能守,是自然而然的。否则择守的依据在哪里,这个依据不是凭空产生的,必定是内心的良知。
------《中庸章句》审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