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眼睛看世界爱生活简书作家文学梦

马云:成功的人,从来不读书

2019-04-26  本文已影响434人  拒绝贩卖焦虑

马云火了。

前段时间,金融博物馆召开读书会,邀请马云谈谈读书心得。

没想到,马云上来就语出惊人:

“成功不成功跟读书多少没关系。不读书和读书太多的人,都不太会成功,所以别读太多书。

看到这条新闻,我真想说:

马云你真是个骗子!

前段时间,马云和苏宁老板逛书店。

苏宁老板说,要给马云买一万本书。

马云当即骄傲的回复:

“我已经有五千本书了,再买一万本也挺好,一辈子慢慢读,读书永远不嫌多。”

所以,这些大佬的言论听听就好,马云嘴上说读书没用,结果不仅自己买了五千本书,还想再买一万本。

你可能早就明白:所有说读书没用的人,都是骗子。

但是我还想说的是:

在微博、知乎上,所有那些盲目鼓吹读书有用的读书类大V,也是骗子!

这些人本身就没什么才华,也没读过几本书,只会讲一些故弄玄虚、虚头巴脑的玩意。

以此宣扬他们的“高效读书法”,推那些乱七八糟的书单,导致许多人都被他们带沟里去了。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揭穿他们的真面目,顺便科普下到底该怎么读书。

01

什么是读书?

看到这个小标题,你肯定会觉得我在说废话。

但其实并不是废话,而且至关重要。

因为在查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网友和读书类大V,在讨论读书问题的时候,都把读书的定义弄混了。

我读大学的时候,(被高数课上过)上过高数课,感受过数学理论大厦的那种严丝合缝的(头痛感)美妙感。

虽然里面具体的知识,现在忘了很多,但我从中学到的一种思维方式,却让我受益终生。

这种思维模式就是——定义式思维。

由于数学是一种抽象的、纯理论的学科,所以数学极其看重定义。

没有定义,整个数学理论大厦将完全崩塌,不复存在。

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却严重缺乏这种思维模式。

并且,由于自然语言经常有歧义,导致互联网上许多争论,都是在鸡同鸭讲。

大家讨论的都不是一个东西,你说讨论个屁啊。

因此,在此定义读书的概念,以防读者混淆:

【广义的读书】:

指人从信息载体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包括书、电影、音频、视频课程、纪录片、公众号......

【狭义的读书】:

阅读成册的文字作品。

【更狭义的读书】:

在学校上学的过程,比如上高中、念大学......

许多读书类大V,在讨论读书问题的时候,常常只单指【狭义的读书】。

但我认为这没有什么意义,是一种很愚蠢的分法。

文字只是获取知识的一种载体,而获取知识的方法都是相通的。

只要是有用的知识:

你又何必在意,它是视频、音频,还是文字?

你又何必在意,它是来自出版书籍、公众号、网课,还是纪录片?

因此,本文讨论的是【广义的读书】。

在本文中,无论是视频、音频,还是文字,我统统称为“书”。

敲黑板:划重点了,要考!同学们把头抬起来!

02

读书有什么用?

在知乎上,有上万网友用各种花式的技巧,生动的阐述了“读书有什么用”。

大家写的都很精彩。

但我觉得,真要说标准答案,这个问题其实是没法回答的。

因为不同的书有不同的用处。

有的是让你入门心理学,有的是让你精通数据分析,我怎么回答?

这就好像你走进了一家五金店,问我“锤子”、‘锯子’、“水龙头”有什么用,我还能回答你。

但如果你直接问我“五金店有什么用”,我只能表示:

不过,按照书的用处的明确程度,我们可以将书大概分成两种:

1)用处不清晰、目的性不明确类

比如很多经典文学名著就是这样。

很多人谈到这些书的时候,提到的作用就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境界”啥的。

听起来感觉有些虚,但你又很难说它们就是没用。

比如下面这本文学经典:《水(jin)浒(ping)传(mei)》

还有些书,例如漫画书《龙珠》,或者热播剧《延禧攻略》什么的,则除了给你带来快乐之外,几乎对你的能力不会产生任何助益。

(真的是帅啊)

2)用处清晰、目的性明确类

这类图书总是有清晰的实用性,你读了它们,一般能够掌握某方面的知识或者技能,带有直接的功利性和目的性。

比如下面这本:

03

我应该读什么书?

读书类大V胡说八道的部分又来了。

这些人会给你硬塞很多所谓的“书单”,我一看这书单,评价就是九个字:

“太杂了,都是啥玩意啊?”

就在一份书单里,居然能涵盖各行各业、各种类型的书籍,简直包罗万象......

什么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学名著之类的,全都给你搞进去了。

他们还会告诉你,尽管这些书来自各行各业,类型也不尽相同,但这些书都是“必读书目”,读了这些你也会变牛逼。

很多人就觉得如获至宝,就像我朋友一样,赶紧照着书单买一堆书回家。

然后看了几页,便放在家里吃灰了。

这些读书类大V强行塞书单的做法,就好像你走进一家五金店,你还没开口,老板就抢先对你说:

“你需要锤子、锯子、水龙头、打气筒.....”

相信我,你会像看弱智一样看这个五金店老板的。

事实上,除了一些为了应付考试的教科书外,从来没有什么书是真正必读的,别相信那些人的鬼话。

最正确的选书方法,应该是目的法。

先确定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根据目的选书。

比如,如果你只是为了消遣。

那随便看点漫画书、或者霸道总裁爱上我什么的,也无妨。

比如,如果你想了解地球上各种珍奇的物种,和它们的生活方式。

那我就不推荐你读文字书了,直接看“视频书”——纪录片《地球脉动》。

绝对能让你大开眼界,直呼“awesome”。

又比如,如果你是个想来点实际的HR,想掌握HR专业知识,那你就应该去找靠谱的专业相关书籍或者课程。

确定了读书目的,你选起书来才不会跑偏。

才不会被大V一句“提升层次”的假大空套话,而被忽悠去读你根本不需要的书。

现在,有了目的(地),你还得有张地图才行。

比如,当初我想入门心理学,首先就读了两本权威的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与生活》,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著,多年以来的美国大学心理学课堂教材

《耶鲁大学公开课:心理学导论》(视频教程)

我为什么会选这两本书?原因如下:

1)他们都经过了权威机构和顶尖的专业人士背书。

2)他们都是导论。

这两本导论,就像心理学世界的“地图”,让我知道了“原来心理学是这个样子的啊”。

接下来我挑选书籍,就很难跑偏了,至少很难被伪心理学骗了。

例如上面的耶鲁大学公开课,就重点指出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其实很扯淡,完全没有科学实证,并且不可证伪。

更重要的是,我还会了解,自己到底更感兴趣心理学的哪个分支,之后再根据我感兴趣的分支挑选书籍。

所以,如果你想入门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最好先找点有权威机构背书的“导论”读读再说。

04

我用什么工具读书?

关于读书的工具,我们可以分为三种:

1)iPad

作为一个“又不是不能用”主义者,其实我自己,用的是雷布斯的安卓平板。

因为实在是比iPad便宜太多了。

安卓平板主要的劣势,是APP的平板生态适配要逊于iPad,很多APP没有做平板适配。

所以我建议,不嫌贵的直接上iPad。

理论上,iPad是最好的看书工具。

屏幕大,还是彩色的。

并且应用丰富,可以下载各种阅读器、网课什么的。

最爽的是拿iPad看PDF书,在书里,看到什么感兴趣的词,随手就能复制了查维基。

那感觉真是:

2)Kindle

Kindle看书的优势是:

便携,续航长;

非常纯粹的阅读体验,功能比较少,不会被花样繁多的功能打扰;

阅读体验无限接近于纸质书。

建议选择有背光的Kindle,夜读体验非常好,不过有背光会贵很多。

最近出的新款Kindle,貌似性价比还挺高,只要六七百还有背光。

kindle看书的劣势是:

自由度低,并且墨水屏是黑白的,看彩色书籍和漫画体验比较差。

所以更适合纯文字阅读。

如果你本身就是个阅读爱好者,那你可以买个Kindle试试;

如果你本身不是阅读爱好者,想买个Kindle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

那我建议,你最好还是别糟蹋这个钱了。

因为你买来之后,大概率会变成泡面专用盖。

3)纸质书

我有个朋友,是狂热的纸质书爱好者。

每逢当当网打折,他都会照着大V推荐的书单,买一大堆书回来。

还非常鄙视我这种电子书爱好者。

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他“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后来他搬了次家,哼哧哼哧的抬了几大箱子的书,他才恍然惊觉纸质书的问题所在:太不便携了。

不仅是搬家的时候,平时也是。

比如在地铁上,我可以轻松的从挎包里掏出我的8寸平板,再从几十本书里面挑着读。

如果装纸质书,那么就只能装一本,有些书一本都装不下。

我自己也会买纸质书,但一般只会买精装版,作收藏作用。

比如看完刘慈欣的《三体》电子版后,我就买了套精装纪念版的《三体》。

我也不看,就放在书柜上,感觉还挺有逼格的。

平时有什么亲戚来我家,就会对我竖大拇指:

“哇,你看这么多书啊,真厉害!不愧是知识青年......”

有时候睡前,我也会读纸质书。

因为纸质书不发出蓝光,不会影响人体促进睡眠的褪黑素的分泌,更容易使人入眠。

05

我应该用什么形式读书?

我前面提到过,我个人对于书的定义很宽泛。

视频、音频、文字,在我看来没多大区别,都是“书”。

视频、音频、文字,这三种信息载体是互有优劣的。

按信息丰富度排(丰富度越高越好):视频大于音频和文字,音频和文字的丰富度互有优劣。

按存储成本排(成本越低越好):视频>音频>文字

按制作成本排(成本越低越好):视频>音频>文字

......

总之还是看内容,不同内容互有长处。

有些内容能够很好的用文字来描述完整,比如一些编程书什么的,那看视频就显得多余。

有些内容用文字描述不出来,比如《地球脉动》,那看视频就很必要。

当然了,音频也有非常独特优势。

比如能够传达说话者的语气,会比文字更有温度。

比如方便,你不用盯着屏幕,也不会伤眼睛,可以做家务时听,可以坐地铁时听,随时随地......

06

其他关于读书的误区提醒

1)不要相信读书要有什么仪式感和场合,抓紧时间读就完事儿,地铁上、公交车上.....都是可以的。(拉屎的时候还是算了吧,科普文章说蹲时间久了会长痔疮的......)

2)微博大V宣扬的所有的高效读书法都是骗人的,年轻人不要想着走捷径,少刷点抖音微博就算“高效读书法”了,读多了阅读效率也就提上来了。读书也不要一昧求多,深度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3)你不必一次只读一本书,因为一直接受一类知识容易感到乏味,可以一次读几本。

4)你不用严格按照章节来读,很多书你可以只挑感兴趣的部分看。

5)如果你读书是为了提升自己实打实的能力,而不是为了“陶冶情操”什么的,那就把文学书、小说什么的放一边,多读读功利性和目的性强的书,比如《深入浅出数据分析》、《让Excel飞》之类的。

6)不要强迫自己读所谓的文学名著,相信我,就算读不进去也是很正常的,我就读不进这些老古董,不读不会让你损失什么,也不证明你就是个浮躁没品味的人,这样评价你的人才浮躁没品位。

7)选书的时候,很多人会迷信畅销读物,这简直大错特错。因为大众对于书的鉴别能力是很差的,并且会倾向于选择那些哗众取宠的伪科学读物。许多在业内人士看来的伪科学书都很畅销,例如“心理学书籍”《九型人格》、《梦的解析》、《微表情》。

07

完美适合HR白领的选书读书法

我一直很相信一个道理:

“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这样既省事省钱,又做的漂亮。”

这样的道理在各行各业都适用。

比如:每次出门打滴滴的成本,要远低于买车养车的成本。

并且还不用找停车位,还有专职司机帮你开,还不用担心违章或者撞到人。

选书读书也是这样。

作为忙碌的都市白领,有几个HR有那么多的精力,从泥沙俱下的茫茫书海中,费心费力的挑选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HR读物?

运气好挑对了都还好,要是自己费了大劲还挑到垃圾书就完蛋了。

所以,聪明人的做法是:把选书读书这样的任务,交给专业的人来帮你完成。

请私聊哦···每日前10名赠送人事相关的U盘或信息化手册哦!

文章来自:“2号人事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转载https://www.2haohr.com/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