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一个专业的阅读者,先做一个合格的阅读者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阅读可以使人增长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甚至可以找到改变人生的方法,你这是我们常说的知识改变命运。但往往我们只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却没有将阅读付诸于行动。

阅读的动力是什么?
为了娱乐消遣?发展阅读理解能力?
分享人生经验,改进生活世界的体验?我感觉我的想法还没达到这样的境界。
说起阅读其实自己很惭愧,并没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怎么说呢?可能别人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却是到用时什么都没读,不懂的太多。所以大多数的情况下我的读书动机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且是解决眼前的问题。
那么,什么时候我会想着读书呢?仔细想了想我基本上就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会想着读书 。比如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必须要查阅资料的时候,可能我会一时兴起去网上找本相关的推荐书籍,但有时候就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想和做会有一定的差距。还有需要写论文的时候,找几本书有针对性地去读。还有在教育孩子头疼的时候会去找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来读。总之,基本都是为了解决短期的问题,而没有考虑到其他。正是因为这样,我读的书不仅仅是量少,而且类别更少。
我的阅读就是这样的局限。那么我应该要怎样突破自己的阅读局限呢?郑教授给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读经典。书籍的类别很多,各个类别的书籍就更多了,然而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读书不能盲目的去读,那么读经典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第二,制定阅读计划。我发现当我想读书的时候,我便恨不得把我想读的那些书,一口气都把它读完,可是时间和精力是不允许这样做的。等到真正一忙起来,这个想法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今天忙着这个工作,明天忙着那个活动,每天都觉得有做不完的事情,所以常常我们会把读书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或者想着今天不读,明天再读,空了再读……就这样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一月一月过去,回过头才发现,对于这些书的阅读竟然还停留在那里。想到这里,制定一个阅读计划的必要性就体现出来了。这一年我要读哪些书?这个月我要读哪本书?分配到每一天我需要读多少量?我每天的时间有哪些可以挤出来读书?然后每天坚持去做,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每天都必须要做。
第三,知行合一。怎样想就怎样做,而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将自己的阅读计划付诸行动。
然而阅读也是需要讲究方法的。郑教授说专业的阅读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专业的阅读者要善于细读文本。
第二,专业的阅读者要善于进行专题阅读和比较阅读。
第三,专业的阅读者要善于进行批判性阅读。
我们常常接触到的是知识性的读物。
艾德勒将阅读分成了两类“知识性读物的阅读”
1、不超越理解力的阅读。“你一 页一页翻过去,能毫不费力地完全理解,书上的文字往往只是表达了你与作者相遇之前就具有的共同认识,或者是一些资讯。 ”
2、能提高理解力的阅读。即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阅读,书中的内容超越了读者的水平,只有通过自己的研究和钻研,才能逐步从茫然不解到茅塞顿开。
我觉得这两类的阅读并不矛盾,前者是我们一开始读书时就需要去积累的,这种阅读可以使我们有一个量的积累,然后我们才有基础去读第二种。
要构建高品质的阅读趣味,那么阅读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解决眼前的问题,而是应该把阅读培养成一种兴趣爱好,一种娱乐消遣,广泛阅读各种读物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品质。
要成为一个专业的阅读者,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的。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先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阅读者,学会阅读,学会从阅读中学习。坚持将阅读变成一种习惯,渐渐地成为一种兴趣,让它伴随我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