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躲开,思维的“陷阱”
上初中的时候,骑自行车上学,有一次上学迟到了。到学校的时候车棚里已经放满了自行车,我只能找个小空隙把车塞进去,然后开始锁车。因为车卡在小空隙里,想锁车特别费劲,有点够不着。这个时候教务主任溜溜达达的走过来,本来就迟到了,看见他我就更紧张了,哆哆嗦嗦的在那鼓捣。只见他看了我鼓捣三秒钟,然后说了一句,这孩子是不是脑子有病,这后边不是能锁吗,非找那不好够的地方。
听他说完之后,我的脸瞬间就红了。是啊,人家说的没毛病,我这不是脑子有病么?我后来就想,我为啥那么傻?因为习惯呗。习惯了做同一件事,没有想过为啥那么做。
前一段听人讲过这么一件事,说有一家游戏公司,在三个月的时间,签下了国内包括香港几乎所有当红的男明星代言。找明星代言的流程很复杂、从BD到谈判、到签合同再来执行、做代言的内容。三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需要多大一笔资金量才能撬动这么大的资源?
但是这家公司还真就做到了。咋做到的?
它先生产一个盗版,什么意思呢?同样是这款游戏,前一天它先偷偷摸摸上线一个版本,可能都不用这家公司,另外注册一家公司。这个版本里面直接把所有一线男明星的头像放上去,测效果。看哪个明星今天带来的下载率高,带来的流量大,就给这个明星的经纪人打电话。说现在我邀请你代言,代言期没有什么一年、五年,就三个月。你不需要到现场支持我多少次活动,我就用一张你的照片,给你200万,如果你愿意录一段视频,比如说10秒钟,我给你再加150万。
对于明星来说,又不需要自己特意跑几趟去拍摄或者是出席活动,人家就在网上扒一张照片。就用这样的方式,直接把男明星用割草的方式全给签了。
你说,经纪公司咋不告它呀?告他,他不怕,一个明星给他带来的流量基本也就能持续第一个月,一个月后它就把照片下架了,找证据都找不着。而且走法律流程,走到猴年马月也不一定能有结果。
这家游戏公司的做法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一点:
常规做法,常规结果;
想要弯道超车,就要去突破常规!
前段时间发现个问题,就是在做某个产品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去对标。和谁对标呢?和目前我认为行业做的最好的人对标。有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就是,某家竞品就是如何做的,同行业大部分企业就是这样的操作等等。
但是,等等!
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没有思考清楚里面的逻辑而是盲目跟从,这是思维懒惰。跟着别人已有的方式做,得到的也只是个优秀的产品。但是想做个超出现有水平的产品,除了要努力努力,更要去思考,别人没有做到的部分,或者是行业内有哪些盲点是别人没有注意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