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

腾讯大学8分钟产品课分享19年经验,引起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反思

2017-11-11  本文已影响15人  三不小青年
腾讯的产品逻辑

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这是腾讯的经营理念。最近腾讯大学推出了16个月精心制作的产品节目,分享19年产品经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很多大学生投入了创业的浪潮,然而成功率却不足5%。腾讯大学的产品课以产品经理的视角引发了我对大学生创业的思考。

定义用户

首先最直接的是需要思考你的产品到底服务于谁,使用者是怎样一群人,具体的使用场景到底是什么。

用户画像

很多大学生走入创业的第一个误区就是缺乏精准清晰用户画像,只是心里大概清楚要给哪些些人用,受限制于自己的视野,不够了解这些人的喜好。

接近用户

第二,接近用户,真正理解用户,光靠空想是不行的。腾讯有一个10-100-1000的法则,即每产品每个月和10个用户面对面或者电话面谈,回复100条评论,至少阅读1000条用户在各个渠道的反馈。现在很多大学生,尤其是技术专业出身的,为了技术而技术,励志一定要做一家科技公司,或者什么平台互联网公司。科技永远只是手段和方法,最终解决的是消费者的需求。

马云

马云说:“一家公司指望着有了这项技术怎么怎么着,这家公司迟早要完蛋。”一定是你解决了用户的需求,你的公司才有了价值,现在很多学院的老师为了评职称,学生为了比赛获奖,拼命的包装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说辞,然而从来没有拿到消费者手中去试验,试问这样的一群人怎么能创业?我倒觉得现在我们自媒体人的内容创业最踏实,应该为自己点个赞!你看按照腾讯的说法,我们自媒体人在不断地和粉丝(我们的用户)互动,根据后台粉丝的人物画像和粉丝反馈运营好自己的自媒体,我们就是运营一个产品啊!比起那些只知道大谈技术的创业大学生,广大内容创业者们所做的事情更加实在。

了解用户

第三、需要变换不同身份、角度、环境、场景,理解各种用户群的使用需求。有很多大学生项目一开始就想把自己想到的所有功能都做到自己的产品上去,盲目添加功能,不了解各个用户群的使用需求和习惯,做不到很好的功能取舍。

用户模式

最后,变成用户把思维改变为用户模式,这是做任何产品的最佳状态。

马化腾的产品经理法则

马化腾认为真正优秀的产品经理就是瞬间让自己变成一个产品外行。这句话听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要很难的。做一个产品外行就是要忽略一切原先设计好的产品逻辑,思维导图,功能分类,就是一眼看上去知道是干什么,最想去点击哪些地方。这就是要洞察人性、将心比心、以己推人。

“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大学生创业往往容易本末倒置,创业的第一步就是要去深入了解用户,而不是把自己的产品做的多么高大上,设计多么有美感。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起看十年后的自己,并为此每天阅读每天准备。Stay hungry,Stay foolish.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