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主动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一:积极主动阅读笔记
一、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责任感(Responsible),从构词法来说是能够回应(Response-able)的意思,即选择回应的能力。所有积极主动的人都深谙其道,因此不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咎于环境、外界条件或他人影响。他们根据价值观,有意识地选择待人接物的方式,不会因为外界因素或一时情绪而冲动行事。
积极主动是人类的天性,即便生活受到了外界条件的制约,那也是因为我们有意或无意地选择了被外界条件控制,这种选择被称为消极被动。这样的人很容易被天气状况所影响,比如风和日丽的时候就兴高采烈,阴云密布的时候就无精打采。而积极主动的人则心中自有一片天地,无论天气是阴雨绵绵还是晴空万里,都不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只有自己的价值观才是关键因素。
消极被动的人还会受到“社会天气”的影响。别人以礼相待,他们就笑脸相迎,反之则摆出一副自卫的姿态。心情好处全都取决于他人的言行,任由别人的弱点控制自己。
积极主动的人理智胜于冲动,他们能够慎重思考,选定价值观并将其作为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而消极被动的人则截然相反,他们感情用事,易受环境或条件作用的驱使。
但这并不意味着积极主动的人对外界刺激毫无感应,只不过他们会有意无意地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选择对外界物质、心理与社会刺激的回应方式。
埃莉诺-罗斯福曾说:“除非你愿意,否则没人能伤害你。”圣雄甘地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除非拱手相让,否则没人能剥夺我们的自尊。”可见刻骨铭心的伤害并非悲惨遭遇本身,而是我们竟然会放任这些伤害戳在我们心上。
在感情上,这个说法一时很难让人接受,惯于怨天尤人者尤其如此,但只有真正接受了“我昨日的选择决定了今日的我”的观念,才可能说“我有权另做选择”。
......
消极被动的人,言语中往往会暴露出推卸责任的意图,例如:
“我就是这样做事的。”(我天生就这样,这辈子改不掉了。)
“他把我气疯了!”(责任不在我,是外界因素控制了我的情绪。)
“我根本没时间做。”(又是外界因素--时间控制了我。)
......
推卸责任的言语往往会强化宿命论。说者一遍遍被自己洗脑,变得更加自怨自艾,怪罪别人和环境,甚至把星座也扯了进去。
二、“关注圈”与“影响圈”
每个人关注的事物结合起来,称作他的“关注圈”。其中有些是他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形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
积极主动的人更多地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影响圈”中,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从而能使自己的影响圈不断扩大、扩张。
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的缺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