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穷养好还是富养好
在家长圈最经常讨论的话题之一“穷养男富养女”长期争论却依然各有不同见解,那么这么老的话题,我也想说几点我的看法。
育儿路上做父母的实在有太多需要思考的问题,就在昨晚我也还是对孩子发了一通火(事后自我反思,感知情绪,然后在睡前进行了有效的灾后重建,向孩子说明原因以及道歉表达爱意,如果没有学习过,我是不会有这道操作的),孩子在成长,家长也在学习,这个过程自然不能一蹴而就,家长可能受着原生家庭和环境的影响,在成长的过程中本身就没有得到正确发展,以至于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本能地由情绪和旧认知引导,做出错误的反应。
但是我现在在写和你在看是一样的,我们都想学习,都想纠正,都想有正确的育儿知识去养育我们的孩子,我们都希望孩子人格健全,能够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过好自己的一生。
中国有句古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养儿富养女”,如今大家的条件都好了,所谓的“穷人”的孩子好像少很多了。往往是两个大家庭养一个孩子的情况比较多,大人都把孩子宠上了天。吃要营养,穿要上档次,用的东西要讲排场,“再穷也不能穷孩子”,这就是大人的观念。在孩子身上怎么花钱都无所谓,“富养”成了较为普遍的现象。
“穷养”反倒成了稀罕的事。现在谁家不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呢?对孩子是宠着、捧着,放在地上害怕凉着了,顶在头上怕吓着了,孩子说什么都答应,真正因为穷不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的是极少数。即使是穷人家,也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所以,在孩子人生漫长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到底是选择“富养”还是“穷养”呢?
这里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穷养”和“富养”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们其实是相对的。
有些非常富有的家庭养小孩,在外人看来,那些孩子过得很好,但实际上,这个水平跟他们自己家的条件比起来,属于“穷养”。反过来,有些家庭不那么富裕,倾其所有养一个孩子,即便在外人看来,那个孩子吃穿一般,也属于“富养”。
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经济地位不高,会让孩子在同学面前失了面子,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自卑。
但是我们只看到了表面却忽略了~孩子在同学面前要想有面子,主要还是得靠自己成绩好,德智体全面发展,要靠为大家做事情,有领导能力,大家服他。这些都跟穿的衣裳、用的东西没有必然的关系。
曾国藩在家书中曾告诫儿子:“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息,则难望有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相比较那些花在孩子身上的钱,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具备完整的人格,是更重要的。该有的东西都能有,但远远没到要啥有啥的地步。孩子必须知道,有些东西得辛苦努力才能得到。
没有玩具,当然不行。但是想要个什么新玩具马上就有,一个玩具玩不了几天又有新的了,这种状态并不好,一个玩具玩很长时间,自己开发各种新玩法,这个才是最佳的方式。给孩子保持一定的饥饿感,生活才有希望有奔头。我也听人抱怨,说自己家什么都有,孩子却没有奔头,给他什么都不能让他兴奋起来,问他想要什么?他也说不出来,进入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什么都无所谓,到了这个时候那才最让人头痛。
孩子到了十二三岁,就已经能够理解一些基本的道理了。理解有些事物是客观的、守恒的,时间只有那么多,明天要考试,今天贪玩就没有时间复习了;放学后如果去打篮球,就没有时间打游戏了。类似地,钱也是守恒的,如果选择了买玩具,就不能去吃大餐了。
在这一阶段家长如果不引导孩子,反而娇惯孩子,明明家里不富裕,还想方设法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其实是不利于孩子心智发育的。本来可以在这个时间让孩子懂得道理,却荒废了这个机会。
为什么大家会有“穷人家孩子懂事早”的印象,其实是因为那些孩子比较早就能懂得,自己想要一些东西就需要放弃其他的东西。但是,如果家长不必要地“富养”孩子,就容易把孩子养成纨绔子弟。寒门出孝子还是豪门出贵子并没有一定之规,关键看孩子小时候家长是怎么教育的,不能一味地按字面“穷养儿富养女”去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