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道德经》,破除贪婪的枷锁】
【觉悟《道德经》,破除贪婪的枷锁】
《道德经》云: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释义:如果社会上没有恭维有才华的人,就不会导致老百姓相争,如果珍贵的东西大家都不认为他是珍贵的话,那么就没有偷窃之人,不显耀引起贪心的事物,就不会导致民心迷乱。所以,圣人的治理原则就是要使人民都虚心待人,使人民衣食充盈,使人民没有野心,使人民身体强健,全民都形成了谦虚谨慎不出风头、安居乐业、知足常乐的风尚,即使其中有个别的“聪明人”,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社会就不会不太平了。
此章名为“安民”。安民即安心。圣人秉天地之元气而生,聚道德于一身而存。以无为之道教民,所以万善具备,万德周身。无私无我,无余无欠,无亲无疏,无分无别。济物之心无穷,忧民之心重重。天地虽大,圣人之德与天地同广;万民虽多,圣人与万民同其心。所以圣人不显山,不露水;不以聪明才智露于世,不以所能惑于人。倘若少有能所欲之心,少有聪明才智的显露,少有异常功能的炫耀,那便是有欲有为。此等所为,都是落入了后天的尘迹,都是无道的表现。自古以来,无论是功高天下的大德者,无论是德贯古今的大智慧者,从来都是效法天地之道,默默奉献,含而不露,功成身退。故圣人能以无为之治,安天下人之心。
老子认为体现道德,圣人要治理百姓,应当不恭维贤能,使人民不要争夺权位、功名、利禄。在老子的观点中,不包含贬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而是说执政者不要给贤才过分优越的地位、权势和功名,以免使贤才成为一种诱惑,引起人们的纷争。
按照老子的人生哲学,人性本是纯洁质朴的,犹如一张白纸。如果社会出现尚贤的风气,人们不会视而不见,那么就可以保持无知无欲的纯洁本性。如果社会出现贪欲的风气,会挑起人们的占有欲,追逐欲,导致天下大乱。
许多人认为常使民无知无欲的主张是愚民思想,其实不然,老子并不主张去除人的正常欲望。他的主张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这一主张对我们的立身处世也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老子说食其腹,强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温饱,身体强健,可以自保自养。虚其心,弱其志。使百姓们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这就顺应了自然规律,使人人回归纯洁的无知无欲的自然本性,这样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
老子理想社会中的人民四肢强健,思想质朴,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也没有被各种令人头晕目眩的文化或知识困扰的烦恼。
在老子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的社会制度比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斗争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更契合人类的本性。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枉为,不非为。
在老子看来,历史的发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规律。这规律不由神安排操纵,也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支配,而是客观的、自然的。
世界上美好的东西数不胜数,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当欲望太多,反而会成为累赘,贪婪之心要不得。
一股细细的山泉沿着窄窄的石缝叮咚叮咚往下淌,也不知过了多少年,竟在岩石上冲出一个鸡蛋大小的浅坑。奇异的是山泉不知从哪里冲来,黄澄澄的金砂填满了小坑,天天不增多也不减少。
有一天,一位砍柴的老汉来喝山泉水,偶然间发现了泉水中闪闪发光的金沙。从此,老汉不再受苦受累,翻山越岭去砍柴。过个十天半月就来取一次金砂,日子很快富裕起来。人们都感到蹊跷,不知老汉交了什么财运。老汉的儿子看了窄窄的石缝,细细的山泉,浅浅的小坑后,便提议拓宽石缝,扩大山泉。
老汉一想,对呀,自己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说干就干,父子俩很快把窄窄的石缝凿宽了,山泉比原来大了好几倍,父子俩累得大汗淋漓。但一想到今后可以获得更多的金沙,便又欢天喜地起来。后来父子俩天天跑来看,却天天失望。金沙不但没有增多,反而消失的无影无踪。两人百思不得其解,金沙到哪去了呢?其实,我们想一想,水流变大了,金沙还会沉淀下来吗?
人不能没有欲望,没有欲望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但人却不能有贪欲,因为贪欲是无底洞,你永远也填不满它。
上帝造蜈蚣时,没有给它造脚,但它仍然爬得像蛇一样快。
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它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自己快,心里很不高兴,便嫉妒地说:“脚越多,当然跑得越快呀”。
于是它向上帝祷告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它动物更多的脚”。上帝答应了它的请求,把好多好多脚放在它面前,任凭挑选。
蜈蚣迫不及待的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往身上粘去,从头一只粘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粘才罢了手。它心满意足的看着满身的脚,心中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的飞出去了。但是等到一开始要跑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它们噼里啪啦各走各的。非得要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不至于相互绊倒,这样一来反而比之前走的更慢了。
贪婪是一切祸乱的根源,不论做人处事,都必须控制贪欲。
一间蜂蜜工厂的仓库里放了很多蜂蜜,吸引了许多苍蝇,因为蜂蜜太香,它们都舍不得离开。
不久,这些贪吃的苍蝇都因脚被蜂蜜粘住而飞不走了。当它们快溺死时,很难过的说:“我们真是太贪心了,为了短暂的快乐,却赔上了宝贵的生命”。
人都有欲望,贫穷的人想变富有;低贱的人想变富贵;默默无闻的人想变得举世闻名;没有受过赞誉的人想得到荣誉,这都无可非议。问题在于对欲望的追求必须有一个限度。
对付贪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会放下,懂得抑制欲望的膨胀,这才是快乐的起点。
丁俊贵
2021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