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字在一起的日子
3月3日,注册简书帐号,开始起笔写文字,至今已满三十天。
三十天中,写了1.6万字,发布19篇文章,获得158个喜欢。
心里,特别感谢阅读我“安雨如乔”的文章的简友们,感谢你们能够停足在“安雨如乔”里,留下你们来过的痕迹。
一个个红心的“喜欢”,一句句鼓励的留言。这一切,都为我带来了莫大的支持。非常感谢!
回顾过去的三十天,虽然我不能做到日日更新,但我也要求着自己:每天,都和文字在一起;每天,都处在写文字的一种频率中。
自从这样做,我感觉我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我将散落的时间,拼凑起来写文字。以往,工作之余,忙碌之外,尽管也不轻易浪费时间,可是生活中,好像还有很多的碎片时间,没有好好利用起来,有时想起,还会觉得甚是可惜。
写文字,让我把时间变得更为紧凑。处在自律的书写频率里,即使在等人、候车及坐车途中,我也不放过构思文字或者手机阅读的机会。
充实和饱满的日子,我有一种“存在”的感觉。
其次,写文字,为我增设一条“自我表达”的管道。现实中,很多时候,我们内心里面聚积的东西,很难向现实中的人,用有限的言语表达清晰。我们说知己难求,知己珍贵,其实是“懂你”难求,“懂你”珍贵。
哪怕你相当幸运,在你的生命中,有若干个知己,她也愿意倾听你的心声,可是,你想过吗?她有她的生活,她的世界。在你最想说的时候,你没有权利要求她放下自己的东西,快速到场,倾听你。
可是,文字却有绝对的自由。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想要表达,就能够表达出来。只要你愿意,文字的即时性,可以第一时间,分享你的快乐;也可以第一时间,疗愈你的忧伤。
写文字,实际上,这也是自我内部对话的过程。我经常是一篇文字或一篇故事写完结,内在的情绪和内在的混乱,也就梳理清楚了。
再次,写文字,让我变得精微化生活。因为写文字,需要灵感,需要捕捉感受,所以生活变得更精微起来。这种精微,是静下心来,去发现每一个可以书写的细节,去感受每一个可以定格的瞬间。这些都是书写的素材。
最后,写文字,使我更渴望阅读。书写是输出,之所以能够输出,必然是内在精神世界有一定积累的存储量,或者是进行源源不断的外部输入。
这时,我们书写的输出需求,就会带来自发主动性。主动找书阅读,主动研究他人好文章是怎么炼成的,主动感受那些引得读者仿佛与笔者相遇同一时空,同命运共呼吸的共情和共鸣。
与文字在一起的日子,时间不长,却感觉到幸福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