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个性,也带着深情!
每一座城市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城市亦如人,身前身后只能任人评说而已。
北京,一座充满着浓厚古代气息,又生活节奏极其快的现代化大都市,让无数人向往着,并用尽力气靠近。
我很喜欢北京,喜欢她的古香古色,喜欢这充满着帝王气息的角角落落,喜欢这快速又现代化的沸腾。
不过,也曾多次听说北京排外,所以一直也没有底气跨进这座梦中的城市。
我是一个见识粗浅的路人,对于北京是怎样的一座城市没有资格评说。但有幸在这座帝王之都住上一阵子,便无法控制内心的欲念,总忍不住想要胡说八道。
不过,这仅仅是个人感悟而已,无考究,也不论对错。
北京排不排外我不清楚,但带给我的温暖却历历在目。
朋友从南方来旅行,作为已在北京小住一段时间的我来说,请他们吃一顿饭这是礼遇。
七月的北京,太阳火辣辣如热情的北京人。我们顶着大汗淋漓走进一家餐厅,坐在包间里感叹有空调的美好。
这段时间一直用蹩脚的普通话与人交流,跟老家朋友一起,自然用方言聊得酣畅淋漓,甚是痛快。
突然,服务员给我们提来两件还挂着水珠的冰冻大窑。我们笑着告诉她搞错了,我们都喝着啤酒,压根没有点什么大窑。
服务员犹豫了一下,说道:“是外面那一桌送给你们的,他们本来不让我说!”
我们全都惊呆了,还有这么好的事情啊?我们跟外面那桌人压根就不认识。
出于礼貌,我们端着酒杯去表示感谢才知道,只因为那一桌某地道北京帅哥的媳妇是南方人,他们听到包间里说着南方的方言,所以就送来大窑表示欢迎。
这一份北京人的温暖好客,让我怎么也无法与排外联系在一起。
朋友来之前就订了酒店,入住时酒店给朋友们免费升级豪华房间,这更是让我不得不感动与北京人的热情。
还有一次,我去齐白石故居,因为天热口渴,进故居大门时问检票员里面是否有水卖,检票员遗憾地告诉我没有,但他让我等一分钟,他转身去办公室给我拿来一瓶冰冻矿泉水。这一份感动,更是让我感到首都北京的温情。
我不太会做饭,所以小住北京的这段时间总去隔壁小区的食堂里混吃混喝。
有一天下午食堂是吃北京杂酱面,身为南方人的我不喜欢吃面条,更吃不惯北京杂酱面,正当我表示遗憾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食堂打饭的叔叔让我稍等片刻,他转身去厨房给我端来一盘米饭和微波炉刚热好的几样菜,看着热情善良的老头,我这个孤单的南方人不得不热泪盈眶。
在北京呆几个月,这样的感动实在是太多太多。在这个陌生的都市里,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关心爱护和体贴,让我对这座城市充满着依恋和依赖,无比温暖和幸福。
跟朋友聊天,聊到北京人排不排外的问题,朋友说:一座城市有自己的属性,要想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立足,是需要实力的。与其说北京排外,还不如说是自己的实力不够,不足以让自己在北京立足。
北京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在北京买房买车可确实不容易,更别说解决户口问题。可是如果你足够有钱有实力,这一切或许就不再是问题。说白了,不管在哪里,归宿感都是用实力说话,这只能自己给予自己。北京人其实真的挺温暖善良的,哪有什么无故排外。
有两个北京朋友,每天不是奔跑在洽谈的路上,就是淹没在处理一堆公司业务里。他们没有周末,没有早九晚五,有时候深夜十二点还在加班加点。
虽然在大多数人眼里,朋友早已经是成功人士,开着豪车,住着豪宅,经营着几家公司,可是他们如陀螺般的忙碌让我望而生畏。
我是体制内人,尽管在单位我一直被人认为是拼命三郎,可跟北京的朋友比起来,我那简直就是轻松愉快到蹉跎岁月。
北京,我是只适合小住的。我无法适应这样高速的旋转,无法应对千丝万缕的人际关系。所以,我很佩服每一个能在北京立足的人,他们一定去有着很多过人的本领,不然早就被无情淘汰了。
不管是大都市还是小县城,人间自是处处充满着真情,只要你用心去感知就温暖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