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体系,读再多书都枉然
618京东购物节打折,买书对折再折上减,一口气我买了不少,其中有些是一时兴起买的,有些是我关注很久的,当然有些是听了《樊登读书会》后觉得不错才买的。
快一个月了,书读了没有几本,有些书也做了笔记,但事后回想一下,真正留下印象的还真不多。昨天在整理电脑,在一个目录下,发现自己以前的读书习惯还是不错的,一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书,都下载了电子文档,甚至很多书、文章都做了笔记。
当我打开读书笔记时,发现很多东西都忘记了,里边的要点基本上都无法复述,感觉很糟糕,甚至是一些小说中的章节也记不清楚。
很直观的感受是,这次京东购物节我买了吴晓波的《三荡》、《大败局》系列等,吴晓波是我很喜欢的作家,记录历史时透露出一种知识分子特有的警醒以及家国情怀。其实这些书我都是阅读过的,包括电子书和音频播放,拿到书后,对于文章中的内容是有印象的,但如果要我简单讲述其中的重点或者概要,我觉得是没有能力的。
还有这几天在读吴军的新书《见识》,收益也颇多,但昨天再翻吴军的《得到》专辑《硅谷来信》时,很多东西都在《硅谷来信》里提到,当初我也是很认真地做了笔记的。
很惶恐,记得有句话曾经很流行,“读了很多书、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对于这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读书就应该这么功利性吗?但根据我的读书经验,我在这过程中到底收获了什么呢?当然抛开功利性来说,当时的愉悦是一个非常好的体会。但除此之外,留下记忆的却很少,哪怕我已经这么认真的做了笔记的。从时间投入来说,效果是差强人意的。
有必要对自己的读书习惯做一个总结了。读书除了纯粹的享受外,仅仅为了愉悦自己,没有任何功利性外,很多的需要一套方法,比如提升工作技能,比如掌握某方面的知识,那么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及时当初对于作者的思路一清二楚,但如果事后不梳理不反刍,都会烟消云散,所以留下一些读书笔记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我会把自己一年或者一两个月要做的事情整理一个目标,这时候的读书需要很强的目的性,要精选书目,再往里边填充,做好笔记,事后再反刍。
尝试用xmind,从大纲上掌握进度,让自己读书目的性更强,事后根据这个表格进行复习,提炼,巩固。不知道这个效果如何,等待时间的检验,但至少比以前会有一些条理性,先尝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