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忧后乐——读《文本分析的几个要点》有感

2024-02-15  本文已影响0人  寒夜Joanna

先忧后乐——读《文本分析的几个要点》有感

一转眼就是大年初六,我们工作室寒假“共读一本书”活动如约而至。今天重读《文本分析的几个要点——以<岳阳楼记>解读为例》这一节,内容不多,但感慨良多。

这节开篇就告诉我们能读懂一篇文章,一定要先了解三点:第一,要学会观察文本特征。第二,要学会根据语境(上下文)去识别语义信息。第三,要使文章中的语义信息结构化。语文叫死接触最多的提醒无疑就是阅读理解,所以,要读懂一篇文章,慢慢咀嚼这三句,再仔细看罗老师对《岳阳楼记》的解读,就如同对语文老师指点迷津。以此,我谈一下一小丢丢的思考。

首先,对于一篇文章不仅仅具备观察能力,而是带着观念和知识观看,所以,仔细观察,会让我们捕捉到更多平常关注不到的东西,捕捉文本在内容与表达上的各种特征,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充满主动探索的欲望。也就是说一篇文章的标题通常映射整个文本,也就是带着对文本的初步理解进入文本。罗老师带着我们解读的《岳阳楼记》,但从这篇文章标题来看,表面上是记述岳阳楼的,可文中基本上没有直接写岳阳楼,根据文章的最终解释是:本文立意,并不在赞叹新修岳阳楼的功能,也不在展现岳阳楼建筑的宏伟和周围景色的壮观,而在借题发挥,表现“古仁人之心”的胸襟和抱负。因此,观察至关重要,也只有这样,并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帮助观察,这样理解文本就会“水到渠成”。比如说《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单从题目上不难发现这篇文章是介绍“我的叔叔于勒”的,但从写作背景和相关资料来看,这篇小说主体并不在介绍“于勒”怎么怎么样,而是展示于勒从穷到富再到穷的变化过程,描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都变化,揭露批判的却是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以及资本主义金钱势利统治下小资产阶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心理,也烦反映了这种社会制度下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

其次,对于文本中的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它的含义或内涵,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因此,语境非常重要。何为语境?语境就是语言环境,也就可以说上下文,也可以说前言后语。从局部说,语境包括邻近的语句,语境包括全文,每个词句都处在整天文章这个大语境之中。这个道理显而易见,关键在有意识地加以运用。罗老师在《岳阳楼记》开篇提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究竟这句话有怎样的内涵?作者说这句话都意图又是什么?或者说为何要说这句话?单从这句话上来理解的话,这有点突兀,因此,这就要借助语境来理解。“谪守”表示受到贬谪:滕子京被贬,他心头当然不舒服,理解这一点,我们就会想到他和下文中“迁客骚人”有没有关系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会不会暗含对滕子京的劝呢?“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不是暗示滕子京要想“我”这样去追求“古仁人之心”呢?这样想下去,文意串联起来,文本中的信息也就慢慢被整合在一起了,那么理解文本的主旨也就“顺理成章”了。这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这篇小说杨二嫂形象的塑造,单从小说内容上看,不难发现二十年前后杨二嫂的变化,由原来端庄美丽安分守己的“豆腐西施”变成了颧骨凸起尖酸刻薄自私泼辣而又爱贪占便宜的“圆规”,这一性格十分鲜明突出。如果借助上下文语境,带着学生进一步就会捕捉到更多的信息:因此,从杨二嫂深山,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破产,小市民阶层日趋贫困和他们中的某些人走上堕落道路。这篇小说是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照“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到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最后,要想对文本整体理解,就必须整合全文语义信息,使其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整合信息,前提就是发现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把握主旨,要特别关注宏观结构上各个层次之间的语义关联,分析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结关系。

罗老师分析如下:在《岳阳楼记》的段落层面上,可以看出:

(1)“若夫”与“至若”两段,属于全文的主体性段落。很明显,这两段不是直接写岳阳楼本身,但紧扣题目,写的是登岳阳楼的所见所感,表面上是“对比”,实际上是“并列”。

(2)“予观夫巴陵胜状”一段的结尾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话引发了接下来的两个文段,据此可以判断“若夫”与“至若”两段所写,虽有“悲喜”之别,但都是“迁客骚人”的心情。(3)“嗟夫”一段,跟前两段形成了递进关系。“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对“若夫”与“至若”两段的一悲一喜,发出了明确的否定信号,本段接下来申说“古仁人之心”的具体内涵,是超越一己之悲喜,是忧“民”忧“君”,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风景的变化,境况的变化,但先忧后乐的信念不变。

(4)最后可以归纳出全文主旨与思路。篇首“谪守”二字,是文章生发的立足点。面对贬谪,应具备古仁人胸怀天下的大格局,这是本文的立意所在。所以本文题目是“岳阳楼记”,却避开写岳阳楼的建筑,而去写洞庭湖,写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所触发的迁客骚人的忧喜,以转出最后“古仁人之心”的襟怀和抱负。这样的行云流水思路,是表达主旨的需要所决定的。

例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滁州山水的美景,又在文章中进一步展示风景美和风俗美,享受山水之乐,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最后点明主旨,“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的“与民同乐”的情怀。全文贯穿一个“乐”字,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委婉而含蓄地表达了他贬谪后的抑郁心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个充实而又意义的假期,分析文本时不仅要学会观察文本特征,也要注重语境,更要使文章中的语义信息结构化。当然前提是学会读书,都说读书是读心情,我们要从文本中读出文本的词句,品出文本的内涵,咀嚼出不一样的人生感悟,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

中原名师孟红梅工作室“共读一本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