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商鞅能“温和”一点
“撞死南墙不回头”,是一种勇往直前,不惧艰险的精神,它可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它可以水击三千、乘风破浪一飞冲天;有些事、有些时,的确,需要这种勇气与豪情,但是,辩证法也告诉我们,审时度势、能屈能伸、张弛有度,才能走的更远。
常言也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低头、后退、妥协之类词,也并非绝对的贬义词。它们所代表的精神,其实也是一种智慧。
商鞅是个典型的法家人物,当初他三见秦孝公,之所以成功,不仅是国君有意求强,也是商鞅直接拿出了切实可行的变法方案,如此务实无虚的富国强兵举措,自然深得国君喜欢,但也反映了商鞅是个实干型人物,一旦认定目标,必有一番猛操作,这一点注定了他的成功,也注定了他的一己性命会“不得好死”!
商鞅变法在秦国轰轰烈烈开展,是因为秦孝公这个坚强的支柱所在,当这个靠山一倒,贵族反对派马上治理商鞅,最终将他五马分尸,从人间消灭?
为什么?
商鞅变法一路高歌猛进,势不可挡,的确让秦国明显强大,但他雷厉风行势不可挡的作风、他铁面冷脸横扫一切旧势力的举措,真真切切得罪了显贵们。比如你出身贵族,但是胆小懦弱,不去杀敌,那么你就不能加官晋爵,这不断了人家几世的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从此被剥夺,搁谁都心情郁闷!
商鞅的铁腕手段,让变法锐意执行,效果也来得快,来得明显!不过,那时来自背后的暗箭也许还能被最高领导给挡住,但是一旦靠山倒下,那些反对派的刀枪就能直戳他的心窝,当时连太子都起来反对他!商鞅也真是个直男,不知变通,不知及时调整,也没想过边走边看,审时度势及时止损,加上他的暴虐,一次在水边就可以杀掉几百条性命,所以不但贵族守旧势力,最后是连老百姓都被他的严刑与高压政策给逼反了而起来反对他。
逃亡中的商鞅,最终被老百姓举报出来——他的变法措施,不是鼓励揭发检举吗?这个咎由自取的故事,叫作作法自毙!
变法是当时国情和时代所需,商鞅也是顺应了历史潮流,一路往前,这没错,但是,自古改革触及多方利益,需要高深的谋略,需要不断探索、修正,甚至是以退为进。如果只是奔着自己的目标走,而不兼顾各方力量,那就无异于撞墙而死,无异于屋檐底下不低头。
成也铁腕,败也铁腕,商鞅的命运可悲可叹!铁腕不是错误,错在他不知进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