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之申论的备考
公务员考试中最重要的两门考试科目,就是行测和申论。上次我们已经讲述了行测的备考,具体内容可参考公务员考试之行测的备考。本次我们来谈谈申论的备考。
申论一般被认为是申发和论述,是一门写作课程。在政府工作中,公务员需要写大量的公文。这些公文不仅需要写作者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还要求写作者具备相应的资料的归纳概括、综合分析、引申论述等能力。而申论考试考查的便是在公文写作中所需要的能力。因为大部分考生没有写过公文,所以在申论考试中不会直接去考政府工作中各种公文的写作。但是,公文写作所需要的能力可能一些其他的文体进行考察。
申论考试的形式是这样的:整个考试要确定一个主题,然后根据这个主题提供一堆材料,所有题目的题干都是围绕材料确定的。考生通过阅读题干确定相应文体,进行写作。申论考试中所考察的题型主要有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贯彻执行和申发论述,分别对应五种文体。
第一种题型是归纳概括题。这种题型考查的是归纳概括的能力。归纳能力是指对事物的分类能力。例如这里有一堆东西,包括苹果、香蕉、橘子、胡萝卜、菠菜、洋葱。如果要归纳,便是将这些东西分为水果和蔬菜两类,苹果、香蕉、橘子归入水果一类,胡萝卜、菠菜、洋葱归入蔬菜一类。概括能力是指对事物的抽象总结能力,是对要点的提炼。例如,一个人先吃了麻婆豆腐,又吃了葱爆羊肉,最后吃了炒白菜。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人吃了饭。在日常的公文写作中,写作者往往在对一堆复杂的材料进行整理之后才能开始写作。这项能力往往是公文写作的基础。
第二种题型是综合分析题。这种题型考查的是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指根据事物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例如,一个事情做了以后,对个人不好,对社会不好,对国家不好,那就是这个不是一件好事。在公文写作中,写作者在整理完材料后,要对材料进行分析论证,得出相应的结论,以供领导参考。此项能力是写好公文的关键,因为一旦得不出结论或是结论错误,就会对后面的决策产生影响。
第三种题型是提出对策题。这种题型考查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对策是为了解决问题。在对原因进行分析之后,要根据各个岗位的职责范围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公务员在面对具体事务时,要准确分析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对策,并根据职责分工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
第四种题型是贯彻执行题。这种题型考查的是应用文体的写作,包括告示、倡议书、动员信、感谢信、书籍的前言等。此类题目既考查写作能力,也考查对于各类应用文体的熟悉程度。这类考试往往更侧重于考查格式,但也考查信息的全面性。在面对人民群众时,常需要撰写此类文体,向群众传递信息。
第五种题型是申发论证题。这类题型考查的是综合写作能力,包括申发和论述两个部分,也被称为狭义的申论考试,所需文体为议论文。与前面四类题型相比,这类题型有以下几点不同:一是给定材料范围不同,前四种题型是针对部分材料进行写作,而这类题型是针对所有材料进行写作;二是使用素材不同,前四种题型主要根据材料进行作答,而这类题型则需要根据作者自身的积累进行发散与延伸;三是写作范围不同,前四种题型只需对一个方面进行写作,而此类题型要对所有内容进行书写。在政府机关中,所要递交的各种报告与此类题目尤为相似。
与行测不同,申论的考试时间较为充裕。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只需对考试内容进行准备即可。要做好申论的备考工作,并不比行测轻松。其备考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是要提升材料阅读能力,因为做好申论题目的第一步是对材料准确把握;第二个是积累相关素材,为申发论述做准备;第三个是提高写作能力,只有写得好,才能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