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拆书稿1——推动人类文明的无名者们
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将带大家拆解吴军博士的一本跨界之作,书名叫做《文明之光》。这是一部大时间尺度的人类文明史,作者吴军博士用短短几十万字的篇幅,概述了漫长的人类文明史,因此这本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书,而是选取了人类历史当中最璀璨的闪光点进行讲述。

本次拆书共分8篇,分别是
1、序言前言
2、上古文明史:埃及、两河流域
3、中古文明史:希腊、罗马、中国
4、欧美文明史: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工商业、科学
5、现代科技史:交通与通信、电的发现、核能、航天
6、近代艺术史:近代音乐、近代绘画
7、计算机技术史:从算盘到计算机、硅谷、互联网
8、文明未来展望:上帝的粒子、增长的极限
今天为大家拆解本书的序言和前言部分。
究竟是什么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翻开历史课本,基本上都是在讲书王侯将相攻城略地的丰功伟业,帝国的扩展和兴衰,很少讲书世界各地区对文明的贡献。时过境迁,经过历史的涤荡,这些王侯将相其实剩不下什么影响,虽然他们的故事很好听,很好看。
在《文明之光》这本书中,帝王将相成了配角,战争也不过是文明的副产品。
我们的中学课本有一篇课文,叫做《最后一课》。课文的背景是自古属于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在普法战争中被德国人占领了。
但这个地区的归属问题在历史上并非那么简单,围绕它的历史会引出无数关于王侯将相的生动故事,包括黎塞留、路易十四、拿破仑三世、德皇威廉一世、俾斯麦等,它还涉及道欧洲三十年宗教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诸多历史事件。
但是,如果让今天的法国人德国人谈谈这些历史,他们的兴趣都不打,远不如他们对于当下各国就业情况的关注。
这些地区虽然在过去的五百年里争来争去,但是对人们生活没有什么改变。
反倒是在过去的五百年里,法国启蒙作家的著作、拿破仑和法学家留下的《拿破仑法典》,以及德国工程师贡献的多项工业发明对当下的世界影响更大。
真正影响道我们的哪些文明的成果,包括经济上的、技术上的和人文上的,而这些文明的成就恰恰容易被我们所忽略。
我们无从知晓在两河流域是谁发明了轮子,无从知晓在中国哪位农民最早采用了垄耕种植法,但是这两项发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要可能要比亚历山大道拿破仑那样的10个军事家更大。
文明就是这样被无数的无名者所推动,但在过去很少有历史书称颂这些人的贡献。感谢本书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历史的发展。吴军想要通过本书,告诉我们,究竟是什么造就了文明之光。
作者简介
文明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吴军博士。

吴军博士身兼多重身份:
他是一名科学家,他和Google的同事一起开创了搜索反作弊研究领域,并在腾讯领导了搜索广告和街景地图等项目。他在科学领域的著作有《数学之美》、《智能时代》等。
他也是一名风险投资人,他成功投资了数十家硅谷和中国的高科技企业。他关于风险投资或者说计算机行业发展史方面的著作有《浪潮之巅》、《硅谷之谜》等。
他当然也是作家,不过你很难给他定义是哪一类型的作家。如上面所说,他的著作主要涉及数学,科技和商业。而这次要拆解的书竟然是人类文明史!吴军由于吴军博士在不同文化、不同机构下科研工作的积累,加上他长期游历欧美考察,赋予了他难得的史料厚度和相关的知识底蕴。加上吴军博士的科学家身份,他不仅精于考据,而且对于事物的观察往往能一语中的。
本书历史观
也许是因为吴军的科学家经历,这本《文明之光》你看不到古代帝王将相指点江山的激动场面,取而代之的是关键技术的演化带来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一些技术的出现,注定了文明的发展方向。
本书的历史观点可以总结为:
1.进化观点
2.资本-科技黄金组合
3.反英雄史观
进化观点我们并不陌生,吴军作为一名科学家出身的作者,采用这样的观点并不让人奇怪。实际上,“进化”一词在翻译时并不准确,准确的说法是“演化”。因为根据达尔文的学说,生物的演化方向有很大的偶然性,能存活下来的不一定是“好”的,仅仅是更“适”而已。
以这种进化观点来观察历史,文明可以得出一些不一样的观点。比如作者在解释为什么荷兰和英国会超过葡萄牙和西班牙时,认为正是这两个国家不利的地理,气候条件(上天给的偶然因素),决定了他们只能考工商业致富。
而该国是否出现了一位带领工商业发展英雄仅仅是这个必然方向的结果,而不是因为这位英雄导致了荷兰英国的工商业发达。
吴军有一个身份是硅谷投资人,因此他很了解资本对于科技的推动以及之后对社会的改造效果。由于我国儒家讲“士农工商”,再加上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很长一段时间,国人羞于谈“利”,认为将“利”挂在嘴边的都是小人。
其实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推导出的是“自利”导致“利他”的过程。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源动力离不开三个G:God,Glory,Gold。也就是宗教,荣耀和金钱。而这其中,只有Gold超越了民族和文化,是所有人类的普遍追求。而在追求Gold的过程中,自利的行为推动了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让人类得以上升到一个新的文明高度。
比如在大航海时代,贵族和商人为了获得巨大的利润,因此纷纷投资远洋贸易。这导致了大航海时代奠定了欧洲至今为止的全球领先地位,甚至直接影响到了现在的文明形态。而郑和下西洋,由于没有自利的推动,在经历辉煌之后就戛然而止。

反英雄史观对我们中国来说既陌生又熟悉。
我们的史书中有太多的英雄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等伟大的人物将那段中国历史推向了高峰,我们往往会将历史功绩归结于这些伟大人物。
但“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样的观点对于我们经受过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的新中国人来说也并不陌生。
但吴军博士也不是完全反对英雄主义史观,在本书前半段,他对单个人物的描写很少,更多的篇幅放在了“进化”的观点上,后半段他开始推崇科学家,尤其是既懂科学,又懂经营的科学人才对人类文明的推动。这点也很好理解,进入现代之后,科学研究成了一种专业,作出重大发现需要高超的科学素养和昂贵的实验设备,而不是像过去一样,由普通工匠偶然就可以作出跨时代的发现。因此现代的某个发现总是会归结到某个个人身上。
但是这与反英雄史观并不矛盾,如果没有现代的全球化经济体系,是无法支撑这样的科学研究的。近现代的科学巨匠的频繁出现并不是偶然,而是在适合科学研究的体系下的必然结果。
本书特点
由于作者有着这样的史观,因此本书的素材往往选择一些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常常被我们忽略的人和事。由于很多事物年代久远,已经无法考证发明人甚至发明的具体时间,因此作者收集和阅读了大量的论文、书籍和实物,力求本书的客观性。
这样一本缺乏英雄,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大事件的历史书,读起来应该非常枯燥吧?
不,一点都不枯燥,甚至可以说这本书很好看。可不要忘了,吴军可是把数学这样一个枯燥的领域都能写出像《数学之美》这样如此通俗好看的作者。
本书虽然缺乏具体的英雄人物来触发我们的情绪共鸣,但是吴军博士恰到好处的把整个人类变成了一个共同体去看待,每一次对人类文明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发生,我们都为人类感到骄傲,感到高兴。在这样更大尺度上的描绘人类历史,读者的视角犹如上帝一般,读来十分过瘾。
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吴军博士还在书中加入了大量的照片,其中大部分都是他自己拍摄的。
这本书不同章节的内容差异较大,好在每一章的内容都是独立的,读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阅读。为了方便读者挑选,作者自己将本书的内容分为四类:历史、科技、艺术、政治。但这样的分类导致有些章节同时在两个分类中,因此我将二十四章的内容拆解成不同的主题,分别是上古代文明,中古文明,欧美文明,现代科技,近代艺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文明的未来七个部分进行拆解。
欢迎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