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两兄弟——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学都是研究同一个市场,但两者的根本的出发点是不一样。
早在行为金融学发展起来之前,传统金融学一直是金融界的理论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就是,假设人是理性,投资决策都是理性,这样很多东西是可以应用数学进行推导,因此延伸到市场的效果就是,市场本身具有调节性。不难发现,传统金融学研究的角度是从“应该是”的角度出发。
这个理论的典型代表格林.司潘——他曾经是美联储主席,也是任期最长的美联储主席,在位时间长达19年,任期跨越6届美国总统。格林.司潘深受传统金融监管思想的影响,他长期奉行的监管原则是——尽量不要过多插手市场,当好裁判就好了。直至2007年的爆发了金融危机。而格林司潘从来不承认金融危机跟他有什么关系,直到2008年的10月24日,格林司潘首次在纽约时报上公开表态,承认自己可能犯了一个错误,他说,“我可能高估了投资者的理性,低估了机构的贪婪”。
再说行为金融学,在20世纪70年代,有两位学者,一位是金融学家,一位是心理学家,他们常在一起聊天,金融学家说,我们研究金融市场的……问题,结论是这样的……,心理学家就说,这好像不对吧?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结果不会是这样的。
金融市场买什么、卖什么的决策都是人做出的。那么金融学当然应该先从人出发来研究问题,而不是从数学出发来研究问题,而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这是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因此,这两个学者开始系统地从心理学出发来研究金融学,开创了行为金融学科,这两位学者就是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
从上述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行为金融学的出发点就是人,人不总是那么理性,因此市场常常出现错误定价(价格不等于价值)。而由于有限套利的存在,这个错误定价一直存在。相对传统金融学,行为金融学是从“实际是”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市场。
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缺一不可。传统金融学给我们提供了方向线的指引,而行为金融学就是金融航线的掌舵者。两者虽然根源不同,但都互相灌溉于同一片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