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远方的同学写封信

千里传信,寄温暖!

2018-11-27  本文已影响156人  夏天橘子水

“在古代,书信作为主要的通信来源,它不仅仅传达着国与国的文化交流,同时也传递着人们思想的情怀(对家乡父老、对爱人、对朋友...)。还起到了报平安的深层含义”

而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写信这一种通信方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所以人们发明了很多可以获取信息的软件,但是获取快速信息的同时,我们发现越来越快餐式,看着屏幕的信息缺少了我们的期待热情,缺少了我们的情感。

记得当初小学老师教会我们写信,可是我们写的信就仅仅是作为获取分数的一种方式,我们对于这种信要求是格式正确,叙述明白就可以了。我们不知道除了会写,还能有什么用?我们可以寄给谁?写信这种通信方式我们已经很少见到了。我们无法想像杜甫在《春望》中描述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一封家书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想家人了一通电话或者一条短信息就可以把我们想说的话给说出来。

记得我人生中第一次写信是在大学那会,我和我的朋友报取了不同的学校,但是我们都同样选了英语这个专业,为了我们可以提高英文写作水平,所以我们采用写信的方式。第一封信总是在不断的打草稿,一次次的不满意直到写好,这一个过程是纠结但是也是美妙的,因为不可思议我们居然采用了古代才会用的一种通信方式。当把第一封信寄出去后的每一天都是在期待中度过了的,因为我想要得到她的回信,想要知道她会和我讲什么,那感觉太不可思议了,有时候比起一秒到的信息要珍贵得多。

当我第一次听到“给远方的同学写封信”这个活动,我就在听课时特意把手机音量调大,生怕我自己会错过什么,所以在后面写报名表的时候,我感觉我在手抖,感觉我要争分夺秒,万一报不上怎么办?现在孩子的生活中很缺少这方面的情感,通过参加这个活动一个可以提高他们对于写信的认识,另一个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结识远方的朋友,彼此述说生活中的小故事,这种情感是现在的电子产品所不能代替的。

我报名了三次,都不知道我当初想干嘛了,或许当时心里面就想:我想让我的孩子们可以参加写信活动吧。第一批名单出来没有我学校的时候我是挺失落的,感觉期待有点失望,但是后面的等待是值得的,因为我接到了安妮老师的邀请,说我的报名通过了,但是只有10个孩子,说实话有点点不开心,但这一切也是因为我自己呀,所以下次有这个活动我要提前和校长申请。10个孩子也是一个好的开始了,有了这次机会才会有下次嘛!

我是一个科任老师,所以我找了我上课节数比较多的班级五年级,我和他们的老师说我想让10个孩子参与写信这个活动,他们的老师毫不犹豫答应了,所以周五我就给孩子们上cctalk看写信的格式要求,让他们把心中所想的都写下来。我周三出差回来,他们把信的初稿交给我,之前已经给他们的语文老师看过了,但是我还想跟他们多讲讲写信,所以我后面又帮他们修改句子的错别字,因为有些写的太雷同了,所以又把他们的思维拉开点,他们肯定会想这个老师的要求那么多,怎么写那么多次还在修改,而我只是想让他们尽量做好点。周五感觉给朋友的东西不够,所以就去学校附近把美丽的小花、翠绿的叶子摘回学校做手工(但是这个有个缺点就是很容易干,干了就不太美观了,下次改进),我和孩子们都是第一次用叶子做手工,所以我们就在办公室用电脑搜索叶子画来做,有些同学直接自己想自己做。每一个学生都想把最美的画做出来,所以都特别的认真,上手之后都不需要老师的指导,直接他们自己来,我就负责收作品。作品经过他们自己的手做出来,每一个同学都特别的开心。

我们的老师还说;“通过这个活动,写作水平都提高了。孩子们因为好奇,好奇的是远方的朋友真的好远,他们吃的玩的肯定不一样,甚至都想问名字好长,怎么和我们的不一样等等的问题,他们会有好多的问题想要去了解,想要通过写信来寻找答案。也因为有兴趣,他们真的想和一个不曾见过面的远方同学结成朋友,所以他们认真把自己的信写好,并给信涂上颜色,有些同学不怎么画画,但是为了让信纸不那么单调,也很努力的涂上颜色,甚至画点画。有个女孩还连续做了两幅作品出来,当时我都忍不住给她点赞,太厉害了。

这个活动让孩子们第一次体验到了写信是可以寄托情感的,写信后特别期待着远方朋友的来信,听他们述说自己故事,回答我们的问题或者了解其它不一样的事。这是一封温暖的信,我们是南方的孩子,希望我们南疆的朋友可以收到我们南方暖暖的温度,也可以感受到南方一年四季树木的翠绿、花儿的美。尽管远方的朋友外面空气特别冷,但是我们也希望他们心里暖暖的,开心的微笑着。

世界很大,你我尽管相距千里,但是一封信就像一座桥梁,把彼此的距离拉近,把心拉近,让我们的朋友不再有距离,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真的可以来彼此的家乡相聚,因为一切美好的等待都是值得的,心中有阳光,哪里都是温暖的太阳!可爱的孩子们加油吧,因为你们让友谊这两个字变得格外的珍贵,一封信,一份情,带来无限温暖!

千里传信,寄温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