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简书社区守护者联盟超级权重点赞文章汇总捡一个好文

亲爱的白菜

2024-02-18  本文已影响0人  月色应觉玉光寒

从小时候起,白菜就是我家冬天的主菜,我对它简直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我是吃了上千棵脆嫩的白菜长大的,它们的营养早已化为我身体的一部分,无法分割开来。并且我与白菜的这份情缘还将持续下去,直到生命的终点。

在中国的北方,白菜是种植量最大的冬菜。立秋之后,白菜种子就被种到了菜地里,一般四五天之后嫩绿的白菜苗就长出来了。这个时候管理很麻烦,本来种菜就是个精细活,要打药、间苗,过几天就要-浇一次水,白菜苗呼呼地长大。从小白菜时期就可以吃,焯水之后绿莹莹的,油大一些,炒菜、包包子都好吃。抠心虫对白菜苗的危害最大,农民最头疼它。父亲说我家种白菜的时候,母亲都是用手一个一个抓抠心虫。

种下的一窝一窝白菜种子长成白菜苗后,优胜劣汰,先是只留两三棵最后只留下一棵让它充分生长。白菜的心卷得紧实没有泥虫子是长成一棵好白菜的标志。白菜卷心的时候如果有泥虫子需要用喷雾器打药消灭它们。奇怪的是有的年份有泥虫子有的年份没有。所以一粒白菜种子要长成一棵真正的白菜真是不容易啊!

2023年老家菜地的白菜

“立冬萝卜小雪菜”,白菜一般在小雪节气收获。村民用小地车子一车一车地推回家,一棵一棵地码放在屋檐下或屋子里,顶上用麻袋片盖好,如果白菜冻了的话味道会逊色不少。

1996年的小雪节气,我记得很清楚,我和父亲各推着一辆小推车去村西的菜地里收白菜。刚下了一场雪,傍晚时分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到了菜地里,很多菜畦里的白菜都收了,显得空旷了不少。剩下的白菜顶着一层雪静静地站在地里,白的菜帮更白,绿的菜叶更绿,鲜明可爱。一棵棵白菜抱在两手中又沉又冷,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每家都种了好几畦白菜,不只人吃,家里的鸡、鸭、鹅、羊也吃,但不宜给它们多吃,吃多了会拉稀。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养了二十多只鸡,喂鸡的时候把白菜用一把破菜刀在一张破案板上剁剁,和玉米面搅拌在一起,喂给它们吃。

白菜成为了几乎每天出现在饭桌上的菜肴。我家经常是清炒白菜,油水不多。加醋做成醋溜白菜味道不错。如果加上五花肉炒白菜,有了点油腥,白菜吃起来更香甜。白菜炖宽粉条,热热乎乎,天寒地冻的时候吃起来很过瘾,势必要多吃些饭。白菜炖猪肉丸子,松肉炒白菜,那更是魂牵梦萦的美味。

白菜可以热炒,可以凉拌。现在的我喜欢把白菜叶切细一点,洒点儿盐,滴几滴香油,倒点儿味极鲜,放上嫩绿的香菜,搅拌一下,爽口不油腻,清新下饭。

母亲经常的做法是把白菜竖着一剖两半,在案板上唰唰切着,脆嫩有声。最里面的黄白菜心生吃嫩嫩的,吃起来有一股甜丝丝的味道。

母亲习惯把底部的白菜根部切成近乎三棱的形状拿在一边,另外把它切成片或条洒上点盐腌制,再切上点姜丝,滴几滴香油,下一顿就可以当喝稀饭就着吃的咸菜,平淡有味,而且不浪费。在我们家,这算是白菜凉拌最简单的一种做法了。

东北人的白菜叶大饭包也算做白菜生吃的一种做法,契合东北人的性情粗犷豪放。我想复制一下尝尝,可惜准备不出那么多的材料,遂作罢。

韩国人把一片白菜叶沾了面糊放在平底锅里煎成白菜饼吃,即使蘸着料吃,在我看来也是索然寡味,难以下口,白菜的做法太贫乏。

白菜贮存的时间久了,外面的白菜帮子水分流失,瘪了蔫了,叶子干黄,口味不佳,吃时需要一层一层剥掉,一直剥到鲜嫩的部分为止。白菜种植量大,价格便宜,几角钱一斤。冬天父亲去集市赶集,回来常感叹卖菜的人把白菜剥得都露出里面的黄菜心了。黄心白菜是现在吃的主要白菜品种,小时候吃的白菜品种早已难觅踪影。

一到冬天,母亲和我最喜欢吃白菜猪肉馅饺子。绞些猪肉馅,当然割一块五花肉剁成肉馅口感更好,只是现在自己剁肉馅嫌麻烦了。把白菜剁碎,剁时洒点儿盐,杀出水分,攥或挤,不要太干一点儿水分不留。再切些提鲜韭菜,加进馅里鲜美无比。再剁点泡过的干虾仁,那更是鲜上加鲜。我还喜欢多剁碎一些香菜放进馅里增味。

这样的白菜猪肉馅饺子用料扎实,白气氤氲中,让人馋涎欲滴。一到冬天,看到白菜,我的味蕾就条件反射式的被勾引,想赶紧包顿白菜猪肉馅饺子大快朵颐。一到冬天,我家的饺子馅就没有第二种选择,唯有白菜唱主角。

剁好的白菜 洗干净的嫩韭菜 切好的韭菜 用热水泡着的干虾仁 肉店绞好的梅花肉肉馅 调好的饺子馅 包好的胖饺子 刚出锅的热饺子

白菜是中国原产蔬菜,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考证,在中国新石器时期的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遗址发现的白菜籽距今约有六千年至七千年。《诗经.谷风》中有“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的记载。到了秦汉,这种吃起来无滓而有甜味的菘菜从“葑”中分化出来。唐朝时已选育出白菘,宋时正式称之为白菜。

白菜就这样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他们价廉物美的生命营养。

白菜的身影也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白菜的命运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说《白菜汤》中失掉独子的农家寡妇一调羹一调羹将稀薄的白菜汤吞下肚里去,地主太太不理解她为什么还有这么好的胃口。妇人安静地说自己的儿子死了,“自然我的日子也完了,我活活地给人把心挖了去。然而汤是不应该糟蹋的,里面放的有盐呢!”

地主太太以为她失去独子并不悲痛,还在那儿吃得下白菜汤,岂不知农家寡妇失去独子的悲痛一点儿也不逊于她失去九岁的小女儿。只是悲苦的生活让她一点儿不能糟蹋食物,哪怕是稀薄的白菜汤。作品结尾戛然而止,农妇的苦难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白菜在这里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再平常不过的食物,对穷苦的人民而言,哪怕面对生死,都是珍贵的不可浪费的。

莫言的散文《卖白菜》写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莫言母子俩把家里留着过年的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拿到集市上去卖。但凡有一点办法,母亲会舍得卖掉这三棵白菜吗?好容易这三棵白菜被一位不断嫌弃的老太太买去了,最后却因为“我”故意多算了一角钱又被退了回来,最小的一棵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唉!这让“我”又爱又恨的白菜啊!

韩国古装剧《大长今》中,长今因为在御膳竞赛中遗失了珍贵的面粉,随机应变,到多栽轩摘下白菜,用白菜叶子做饺子皮,而那是从明国引进的。

最有趣的是,春节期间到村里来的高跷队,逗笑的媒婆角色本来就是由滑稽的男性扮演的,偏偏他戴的农村老婆婆的黑绒帽子后面还要挂着一个白菜疙瘩(白菜根部)权作老婆婆们在脑后梳成圆球状的头发,在脑后晃来晃去更是增加了喜感。

我是吃着白菜长大的,随着我的长大,时至今日,由于物质的丰富,我吃的白菜越来越少了,但我对它的喜爱丝毫未减。

一棵菜心卷得紧实的好白菜最初只是一粒小小的不起眼的种子,一片一片绿绿的叶子长出来,长得宽大,一层一层叠加起来,密密实实地拥抱在一起,最终长成为我们理想中的样子。外围的菜叶是不完美的,它们更多地起到牺牲自我的保护作用。随着菜叶一片片地被剥掉,藏在里面黄绿色的鲜嫩的菜叶方显庐山真面目。那一层一层叠加卷在一起的菜叶 ,忠实记录下白菜生长过程中的艰辛。一棵白菜的成长史堪比一个人的人生,它是如此质朴而又真实!

白菜从冬天吃到来年春天,奇怪的是,只要一过了春节,白菜就不好吃了。随着天气转暖烂掉、干掉。吃的时候,被剥掉的部分越来越多,最后可吃的部分真的只剩了一点菜心。就连菜心口味也不咋地了。

当家里的最后一棵白菜被吃完,白菜的使命也就终结了,只能期待新一年冬天的白菜了。而今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一年当中并不只有冬季收获的白菜成熟出售,我也买过几次,一点儿不好吃。在冰天雪地里成熟的白菜最有白菜味,吃起来鲜嫩,有甜丝丝的悠长的回味,我想那是冬的魂魄,雪的魂魄长在了里面。菜刀在案板上切过白菜的嚓嚓声,如人踩在积雪上的声音,美妙动听,那是属于冬的音符。

啊!亲爱的白菜,这叫我如何能不爱你呢?我与你,注定一世情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