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面对贫穷的两种态度,安贫乐道不可取,积极主动才符合人类本质的追求

2019-11-11  本文已影响0人  小贺_1982

贫穷的本源是什么?又是什么造成了不同人之间如此大的贫富差距呢?

这是一个极富有现实意义的话题,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

对贫穷认知及应对角度出发,可以将人类分为两种人:一种是积极面对的人,一种是消极应对的人

对待贫穷的态度决定个体的贫富差距

正因为这两种对于贫穷的不同理解和认知,造就了贫富之间的“马太效应”。

追求自由而快乐的生活存在于每人类本能之中,而财富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我们应该知足常乐,我们应该安贫乐道”。

有些人认同这些劝诫并将它们奉为圭臬,然后不断自我催眠式的说服自己去相信

有些人将知足常乐作为对待贫穷的态度

他们压制自我的意愿,那些追求美好、快乐、自由生活的意愿。

他们埋葬自我的梦想,那些人生中最宝贵、最富有激情的东西。

他们拒绝自我的升华,那些让我们更真实认识世界和改造自身的能力。

他们唯一做的就是,不断让自己相信“不要为了追求财富让自己陷入被动"。

不让自己为追求财富而陷入被动

譬如他们会说:“不要去尝试那些我们不懂的事情,干好我们的老本行,再努力工作一点就可以”。

这些“知足常乐”的人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一群主动放弃的人。

但是我们清楚知道,只要那些不断渴求在生活中获取更多的人生活才能给予给我们更多的馈赠。

就如同讽刺文学大师《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所说的:“不期望任何事的人是有福之人,因为他也不会失望”。

对生活要求越多,生活馈赠越多

当我们成为这些“知足常乐”的人之后,会对哪怕最低质量的生活条件都感到满意和安逸。

我们会习惯一种默默无闻、泯然众人矣的生活,因为我们所接触的大部分人都是如此生活的。

我们不在意生活的真谛是什么,只要我们还活着就可以,哪怕是如同一只生活在黑暗中的地鳖一样。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摆脱这种消极态度的影响,驱除黑暗成为一个生活在光明中的人呢?

知足常乐让我们如同生活在黑暗之中

​答案很简单,战胜黑暗的唯一方法就是用光明填满它,因为黑暗是无法去除的,它是光明的反面。

那么光明又是什么呢?它就是我们的期望或者说是梦想。

当我们有了期望或者梦想,就如同在黑暗的中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灯塔。

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拥有什么,这些想要的就是我们未来能获得的。


期望和梦想是为我们照亮黑暗的灯塔

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无别选择,必须全力以赴的奔跑才能达到光明的彼岸。

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梦想终将实现,但必须历经艰辛,饱尝世间冷暖。

我们要记住永远不要怀疑我们的梦想,永不要怀疑自我,永远不要让我们努力的目标低于期望。

请牢记永远不要对自己说:“你不值得拥有”,因为我们自己可以决定我们值得拥有什么。

阅读改变自我的最有效手段,你阅读了吗?我是小贺期待明天与你相会。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人公众号lixiyue82——西月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