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格局的修炼想法随笔散文

成就未来的“底气”

2025-05-15  本文已影响0人  原上草79

如果你问小树为什么要向上生长,我想它会有底气地告诉你:“为了让大地绿树成荫”;如果你问雏鹰为什么要反复练习飞翔,我想它会有底气地告诉你:“为了翱翔天空。”

活着,就要有底气。底气,是一种维护生命尊严的内在形式,是有目标、有价值地生活,而不是行尸走肉、庸碌无为。至少,在有人问你为什么而活时,你会有底气地回答,而不是绞尽脑汁、茫然所措!

俗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底气来源于能力,你没有真才实学,你不能为这个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何来底气之说?有底气的人都是有能力的人,有底气的人都是有贡献的人,有底气的人都是有作为的人。无论他在什么岗位上,哪怕他是一个小小的职员,哪怕他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哪怕他是一个农民,只要他有这份理想、有这份信念、有这份追求,他所在的那个岗位,他所做的贡献一定是一个大舞台。

具体点说,底气是人们所从事某一项活动的能力、素质、技能和方法艺术,并熟练运用于而向人们展示的胜利者姿态。底气足、信心增、胜利把握就大。如果胸中无数、手中无计、必会心里无底,干起事来靠运气、靠侥幸,十有八九,必败无疑。

李白在官场失意,屡屡受挫之时还能说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仍坚信自己的满腹文采能为朝廷作出贡献;柳永在落榜之时还敢说“明代暂遗贤,如何向?”,对自己的才能作出肯定,生命价值并没有因一个考试就下定论;高喊“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在变法失败时,甘以自己充满“底气”的热血,警醒愚昧的世人。正是有了这种底气,我们才看到了他们多彩的人生。

底气,不是天生的,它要靠我们勤奋学习和实践的磨练,来自于战胜重重艰难困苦还能持之以恒、顽强的斗争,那是牺牲小我甘于默默奉献的境界。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无论干什么工作,也是需要有底气。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天都是24小时,每个小时都是60分钟。时间的唯一性、公平性,提示我们:你若想在你所在的领域、所在的行业、所在的群体中有底气的胜出,甚至出类拔萃,那么,别无选择,也无捷径!请你静心明志,向内求,提升自己,好好树起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旗帜吧!

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是一个静动结合的、相互交替的过程,最终达到知行合一。既要向书本学,也要求教人。站人肩上,必然看的更高。终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投身实践、寻求规律、增长本领,在“吃一堑长一智”,在“前车之鉴”中,比较、反复、总结,直至成功。毛主席都说的: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谁掌握了知和行有机统一的这把金钥匙,谁就能打开事业底气的大门。

未来,我们难以期许,但当下我们是能把握的。怕就怕,一味的期许,而忘记了脚下!人的一生,就是在学习、训练、思考、磨难中成长的,也是造就人的“底气”必不可少之路径。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成就事业、赢得荣誉,只有攒足了“底气”,才能所向披靡、锐不可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