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语文论坛

琐思琐记0116

2019-01-16  本文已影响311人  简约语文

                                                       

琐思琐记0116

                    琐思琐记0116

柳咏梅老师和她的孩子们要出一本作文集,嘱我写几句话。好友相托,自不好推辞,但我还是腹诽颇多,暗想劝说她放弃这样的计划。当下的语文圈出书如麻,专著林列,作文集之类的读物,就更不用说了。当一气读完书稿的全部章节的所有文字后,我平添了一种感慨和思考。

这不是一本一般意义上的作文集,这是一本作文教学的范本。我主张“让作文教学看得见”,强调作文教学应该是一种完整而真实的过程活动,是的,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柳咏梅老师作文教学过程。

都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都感叹学生生活枯燥乏味,没生活可写。可是,你从柳老师孩子的作文里,读到的生活却是那样的多姿多彩,有滋有味,同样的语文生活,为什么笔下却是另一番天地?熟悉的你,最美的是个性;多彩零食,品出人生百味;突然出现的圈圈云,引发奇思妙想……不仅有眼前所见,更有心中所想。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不仅要打开肉眼,更要打开心眼,这就是柳老师的用心所在。柳咏梅老师努力“和孩子们一起创造、享受并记录我们独特的语文生活”,她这样和学生说:“用文字记录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看似波澜不惊的平静生活中的跌宕起伏、婀娜多姿。我们的人生,由可以数得清的日子组成。看似平平淡淡的日子,其实每一天都是有独特的意义和魅力的。”只要是学生的生活,就可以入题,就可以成文,千姿百态,兴味盎然。柳老师的命题似乎无关乎中考的风向标,她只在乎学生的真实生活。正是这样的导引,让孩子有了关注自己生活,思考自己生活,审美生活,审丑生活的自觉。生活之水活了,自然学生的文字也就灵动了,文字里也就充满着生命的鲜活与厚重。

我曾臆断柳老师的这本作文集无非是几个写作高手的文字汇编。每一个班级几乎都不缺这样的“天生”会作文的高手。但是,柳老师告诉我们:作文教学同样可以获得大面积丰收。这本作文集汇集了柳老师所执教的两个班的所有学生的作品。人人都有作文入选文集,绝不是为了照顾学生的面子,决不是仅仅为了“一个不能少”。柳老师说,她为确定入选文章很是伤脑筋。作文由学生从平时作文训练的成品中自选。学生选上来的很多文章都是可圈可点的佳作,数量常常超过了规定篇目的几倍。柳老师不得不与学生商量忍痛割爱。

这些作文与学生平时的自由写作不同,自然有“教”的痕迹,但这教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的。面向全体,让每一个成为各自的“这一个”,杜绝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才有了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另一个大面积,还表现在柳老师所教面之广,有叙事的,有评论性的,还有想象为主的……学生在不同训练中,实现作文能力的全面发展。每一个训练侧面,又有着不同的训练重点。这些我们可以从学生个性化的作文中获得深切的感受。

从我对柳老师的了解,这本作文集,还是柳老师读写共生研究的成果。语文教学是以阅读为主体,还是以写作为主体,语文学界自有争论,也难有定论。作为摸爬滚打在教学一线的柳老师而言,她始终坚持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追求阅读与教学的共生。柳老师强调课内课外阅读双轨并行,课外阅读必须真读才会有益。所谓真读,就是读需有所感。既然读了,就要养成笔记的习惯。我们去阅读柳老师博客中所展示的数以万计的学生的读后感言,就可以知道学生灵动的文笔、深邃的思想从哪里来了。为了保证阅读之真,柳老师一贯的做法是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形成了强大的富有活力的阅读场。这是这本作文集背后的故事。这也许是一般教师难以做到的,其实我们可以从柳老师的实践与研究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作文教学,如果光寄希望于技法的指导,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剥离了学生的阅读,是没有出路的。引领学生看到平常生活背后的丰富,和学生一起阅读实现积累的丰富,只有真正打开学生生活与阅读的两个通道,才能够真正实现作文教学的大面积丰收,才能实现学生作文个性的发展。

我读柳老师的学生作文,力图看到柳老师作文教学思考和实践过程。概言之,柳老师的作文教学贯穿始终坚持的关键词是:生活的、全面的、个性的和读写共生的。

上面的这些文字,也许只是我读柳老师学生作文之后的一孔之见。我愿意向柳老师学习教作文之道,和柳老师一起探求作文教学之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