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边城》感
《边城》讲述的是船总顺顺的儿子大老和二老同时喜欢上老船夫的女儿翠翠,并开始竞争,后来大老出事而死,二老出走的故事。
“到了冬天,那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
翠翠孤寂地守在渡口,等待二老的归来。
对于二老是否会回来,人们有许多看法,有人说会回来,有人说不会回来。且让我们分析一下二老到底会不会回来。
文章开头写到,翠翠的母亲同一个茶峒军人发生暖昧关系并有了孩子后,那屯戍兵士便服了毒了断,“永不回来了”,孩子的母亲也故意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从这一情节上看,小说一开头就带着一丝悲凉,或许这与结尾“二老是否归来”有照应。
从写作背景看。这本小说写于上世纪30年代,以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到处充满着物欲和金钱主义。而《边城》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纯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小溪流下去,绕山岠流,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到底,却依然清澈到底,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边城秀丽的风光就像幅山水长卷。外公对孙女的疼爱、翠翠对二老纯真的爱、大老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作者极力状写湘西自然之明净,也是为了状写湘西人的心灵之明净。兄弟间的爱,文中也有体现:两兄弟晚上同时到碧溪岨去为翠翠唱歌,哥哥因为走车路占了先,无论如何也不肯先开腔唱歌,一定得让那弟弟先唱。后来大老出事遇的难,一部分是意外,但另一部分,我想,可能是大老为顾大局,不愿因同弟弟竞争而破坏兄弟之情,为亲情为爱情的自杀。二老知道大老遇难后十分难过,十五、十六、十七日他都有机会去唱歌可是他没去。从这点上看,倘若二老回来娶了翠翠,也未必能坦然生活。
从二老的家庭环境看。对于大老的遇难,一家人包括船总顺顺都认为是老船夫以为翠翠喜欢二老,分派人弄死大老,二老为此也生了气。面对杨马兵的问题“二老,你怎么的,预备下去么”,二老把头点点,没再说什么,便走开了。二老坐渡船时,老船夫问:“二老,我听说你不要碾子要渡船,不是真的打算吧?”二老只轻轻的说:“要渡船又怎样?”二老自己也说“只是老的(老船夫)为人弯弯曲曲,不索利,大老时他弄死的”。二老对老船夫的冷淡与怀疑,可以看的出二老已经非常恨老船夫了。因此这一走,是再不回来的。
从二老的性格来看,他有着他母亲的美好品格,细腻,孤独地追求着爱情。二老出走,一方面是对兄长的死感到内疚和惋惜,另一方面因为对翠翠的求爱得不到肯定。日渐长久,二老对翠翠的情思变淡了,他没有回来的理由,不会回来了。
回到前面的问题,二老到底会不会回来呢?从上面的分析上来看,我认为二老不会回来了。或者说,如果二老回来,更贴近作者极力营造的“人性美”;但如果二老不回来,会更贴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