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带给我的
在简书上看到一个小短文,名字叫《我用五年悟出一个道理》,文中话不多,只是讲自己浪费五年的青春终于意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决心用心去阅读的励志故事,我觉得不错,用五年来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还不晚(或者说永远不晚),人最可贵的品质就是意识到自己成长的错误然后加以修改,没有谁的人生是与生俱来的正确,我觉得读书真的是一辈子的事,阅读带来的,是给自身带来永恒的财富,不知道有多少伟人从各种方式各种角度都说过读书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这无疑与我的价值观相同,我今天想谈的,是阅读给我带来平凡生活中最愉悦的快感。
我是一个这样的人,善思,独处,孤独但异常快乐,喜欢狂欢,热爱自由,忠诚于阅读,忠诚于自我,我越来越觉得阅读带给我什么,有种用语言表达不出的意味,这缘于我个人对阅读人生的理解(虽然说不出那种感觉,但我总感觉我生命的重量在增加),这缘于我独立生命独立的见解和思考,而我终究是我,你不能是我,所以我所想的你不会知晓,或者我说的你也不会完全理解,这是写者与读者的差异,就像我喜欢村上的作品一样,也许作者村上写下来的《挪威的森林》表达一种与世独立的孤独,而我觉得是一场百分百唯美的爱情小说,这是一种无法跨过的距离,像他永远是他,我永远是我一样,阅读的人总会带着自己的情景去读别人的故事,然后给出自己的见解,这是不妨的,像跟你从小到大好朋友知道你在哭,却不知道你到底在哭什么,也许你只是简单的想发泄一下情绪,而好朋友却不知所措不停跟你道歉,说不该惹你生气。
阅读带给我的,永远比任何一个老师教的更多,我处在一个和平的时代和一个国富民强的强大国家(虽然有某些方面是仍然落后的,仍是不公平的,仍是不透明的,但还是处于五千年中国最好的时代,这个时代深深的感到思想的自由,个性的自由)我想说的是,时代给了我一个平和发展自我的机会(战争不会有那么一个平和发展自我的机会),我就该向上生长,有人说,想要摘星星,你首先需要一把梯子,然后需要一把夹子——星星是烫手的,而我觉得阅读是一把梯子,而写作是一把夹子,你缺一不可,想要星星的你,志向那么远大,所以你得梯子要足够高,你得夹子要足够大,你才能达到你的梦想,所以说,唯有阅读我才能达到我的梦想,我的梦想成为一个作者,不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者(伟大本身是虚伪的),我只要我的文字忠于自我,忠于灵魂,如果可以,我还想为这个不平的世界发着光,散着热,给相同孤独的灵魂疗伤,“嘿,亲爱的,别怕,孤独是相通的,像星星一样孤独的散发着光和热,但我们永远不寂寞,我们只是不被平凡的人们理解,我们孤独是因为我们是星星,注定跟人们不一样,所以亲爱的,记住了咯”
阅读除了带给我人生的理想外,还给我带来灵魂的质感,和对生活美的发现,很久之前我就去思考一些“永恒的东西”,在十五六岁的年纪我就去思考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由此可知我就是一个不太正常的人,我不去思考生活本身,而去思考生活以外的事情,这真是一个怪事。),常常一下午望着西去的太阳发呆,往往几分钟不到太阳就加速的下沉去,相对论大概就是这么个东西,你渴望夜晚来更晚一些,它便来的早一些,你渴望下午再久一些,但“下午”这个虚伪的东西往往比你想的去的更快一些,由此推断,时间也不是我思考的永恒,时间不过是相对论理论上卑微的石头,那到底什么才是永恒的东西,我不懂,每次想到脑袋爆炸,但这么些年来一直在想,从未停止。
大概爱情,悲伤,孤独,和死亡这些才是永恒的东西吧,也许是这些东西都多多少少不定时来敲我的生活,敲我的思考之门,我常常被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拉住,在黎明前,在夕阳前,在欲黑未黑的阴天里,我渴望在茫茫黑夜找到永恒的真谛,如历朝历代的道士和尚一样找到长生不老的仙丹。但我终究不能如愿,那些所谓永恒的东西也不过成为历史书里的一段章节,一句话,一个应该存在的符号,而我将找不到那些所谓永恒的东西,但我又如此想到思考永恒本身是不是接近永恒呢,根据相对论来说,思考永恒本身——短暂的刹那,那本身是不是就是接近永恒呢,这么想来,永恒本身就是思考永恒本身就是了,推而广之,我去思考如何生活本身就是在生活了,我去追求活着的意味时,本身也在活着的意味里了,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真是莫名可爱起来了呢,
扯远了,阅读是给我生活里一把思考生活真相尺度的一把钥匙,从呱呱落地第一次来到这个人间,从第一次生理断奶,从第一次自我意识生活本身,从第一次去追求万物存在的意味,阅读给了我去认清这个世界,这个肉体里的眼睛,我现在认为我是具有四只眼睛的,两只看外面的世界,两只看自我灵魂成长,阅读也像给我另一个独立的自我,他长在灵魂里,长在物理世界之外,长在我另一半的情绪里,而他是确确实实的存在的,像住在内心的某个心房,他不见任何人,但却实实在在的影响着我的人生,我的肉体,我的灵魂。所以如果有迷茫的孩子问我人生不知道哪里有光时,我会告诉他,去阅读吧,那里有光。
阅读本身带给我的,远出我想象,同样图书馆给我的影响一样,它带给我的是心灵的某种慰藉,好像走进图书馆,你就走进了别人的心灵范围,而你翻开书,你就敲响了别人家的门,别人把最好的盛宴呈给你,而你应该诚惶诚恐的接受,然后心诚意悦的“开吃”。
编外小记:今天阅读了村上《挪威的森林》,看了《如何学习》,看了《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还看到了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明天再复习一遍今天看的书,)还有高晓松的《历史上的今天》
最喜欢的仍然是村上的文笔,不管看到谁的文字我现在都会去对比村上的文字,越比越觉得村上朴实无华的文字更具美感,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来讲故事本身就是一种让读者自我代入的错感,也是村上这个男人让我产生一种写小说的冲动感,但我深知自己的不足,没有感觉,文字的灵感很神秘的,有时候真的强行下笔会导致脑海思绪短路,像电线搭错线路一样可怕和不堪设想,而我以后肯定会对小说下手的,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