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思维导图学习之路

2021-09-20  本文已影响0人  小5老师随行记

初识思维导图,是在一档综艺节目里,一个五岁的孩子,接到帮妈妈买菜的任务后,在妈妈的指导下,迅速制了一张思维导图。出门后一个小时不到,就提着沉甸甸的食材回来了,打开一看,没有任何错买漏买的东西。我相信所有大人都会为这一幕感到震惊,即便是大人也难免丢三落四,为何这么小的孩子就可以做到思路如此清晰呢?

这就是思维导图的魅力

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起先我是犹豫又无助的,犹豫的是对一年级的孩子开展是否太小,无助的是自己初学乍练,,怕指导不精,但看到知识源源不断的涌来,我知道引入思维导图已经迫在眉睫了。

在一年级的孩子面前,世界的大门才刚刚向他们敞开,我实在不愿意他们被任何应试的基础教育占据太多时间。因此,一堂语文课,我应尽量让她们听说读写都能训练,学一篇课文,尽量让孩子们尽量接收全科教学才有的信息量。

万事开头难,从《要下雨了》这一课开始,引导孩子们用思维导图去归纳下雨前的自然现象。交上来的作业却让我略感挫败,那一页页跟我的板书一模一样的作业,我看到的全是孩子们头顶上大大的问号“这到底是什么?”

传统学法从小都比较重低段孩子的记忆能力和读写能力,但学习能力的核心应当是思维能力。换句话说,听说读写这些核心素养,必须是在思维力的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如果只看表面技能,培养出的孩子不过是记忆教材的机器,前路会怎样走,能走多远,基本是定型的,只要父母努力,孩子愿意,那么长成全家期望的样子并非难事。

可是教育教学,最难得的便是在浩浩荡荡的洪流中,闪出那一束难得的火花来。但很可惜,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大局不得不暂时压下孩子的奇思妙想,无视他的“特异功能”,从此更让创造力渐行渐远。

让人惊喜的是,在那一次作业中,有一个孩子将下雨前的征兆划分为三个分支:动物、人和天空,由这三个分类再分支出每个类目下的具体现象。不得不说,这是一份规范的思维导图,孩子告诉我,是爸爸教的,我想他是幸运的。

布置出思维导图作业后,很多家长也头疼,根本不知道怎样指导孩子,那么不妨试试这样做吧。

1. 定主题(可以是任何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2. 围绕主题把想到的东西全部记录在主题周围。(在此过程中,父母不能干扰孩子,不评判对错。

3. 学会“合并同类项”。(将自己的想法找到内在关联,合并成大的类目,家长做引导和协助)

4. 完善导图。

5. 有能力的孩子,还可以根据思维导图训练写作。

家长切记:思维导图里没有“对不对......,可不可以”只要是孩子所想,一切皆正确。

一月有余,我带领孩子们尝试过课文归纳资料,收集绘本,写作,探秘海洋宇宙行星,从一开始的无从下笔,到现在的初显成效,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巨大进步和他们身上潜藏的巨大惊喜。这条路,我们还将继续前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