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灵

被风吹过的夏天

2017-06-08  本文已影响16人  容安君

我真的已经很久没有正经的写过一篇东西了,流水账写得都很少。今天下午三点左右,我顶着大太阳,拎着我的布袋子朝着公交站牌走去。准备回学校收拾东西,开始逐渐寄包裹回家。我的布袋子还装着三本书,分别是《西藏生死书》、《围城》、阿点的《张爱玲全集》。拎了一会儿,就要换一下胳膊,三本书的重量并不轻。其中要着重说一下——《张爱玲全集》。

这本大厚书,我在高三的时候,手里就有一本。和阿点的这本完全一样的,很大,很厚,字与字之间的间隔很紧凑,行距也很紧凑。暑假的时候,我读完了里面大部分小说。姑姑来我家,把我的书借走了,几年之后,这本书也不知去向。我借来阿点的书来看,但是怎样都看不下去。直到省考的那几天,我又回到了姑姑家。当然,我的书没有找到,但是阴差阳错又发现了张爱玲的小说,是旧版的,但很小。象征性的征求了姑姑的同意,果断把书带回了石家庄。阅读的时候,根本停不下来。我记得高中的时候,最晦涩难读的是《倾城之恋》,当初耐着性子读了好多次,也没有读完,干脆扔到了一边。这次简直读到停不下来,一边读一边感叹张爱玲的神来之笔。读到动情的地方,竟然留下了两滴热泪。仿佛又回到高三,每天中午,我都窝在屋子里看余秋雨,看三毛,唏嘘感叹。过去书丢了,如今书又回来了。让我想到人生,失去了一部分,不知何时何地,人生又会馈赠回另一部分。漫漫生命,不断失去,不断到来。

回到学校,和赵楠一边说话,一边整理。整理自己曾经读过的书,记过的笔记。发现自己当时真的很爱写东西。发现了很多的信,给自己写的,给好朋友写的,叠的整整齐齐,好像也不是为了寄出去,写了就是写了,就当这些朋友收到了我的回信。

学校发下来四年之前给自己写的内容,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但最后还认真地写到“希望学会感恩,学会爱”。还能清晰地记起当初写这句话的心态。再想想现在——“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还有一些支离破碎的记录,【戏曲鉴赏最后一节课,老师对我们说“我知道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我也不在乎,给我安排课我就上,不安排课就不上。你们要记住,人就是皮囊,你学了这么多东西,总有一天会用上,总有一天会用上”他说完匆匆忙忙走了。我偷偷跟在他后面,梅花在楼下等我。之前她问我什么时候下课,我回复她“老师再给我说几句”。梅花给我回“戏子多情、、、”弄得我苦笑不得。我一直在他后面悄悄跟着,到门口的时候,听到他和门卫的对话,他的语气充满惊讶“校车走了?怎么走了?我就跟学生说了几句话?”无可奈何又很吃惊。这个时候我本来不想出现,我不想看到一个人难为情的样子,偏偏他回头了,我只好硬着头皮说“老师好”。赶紧拉着梅花逃一般的离开了。然后对梅花说“我不想看到他这样落魄”】

我曾经选修过戏曲鉴赏,这是我最认真上的选修课了,甚至超过了很多的必修课。老师也是认识我们的。这个老师,眼睛很亮,眼神流转。一看就知道他会唱戏。错不了!有一次来上课,来得早。我跟他提了一下张火丁,他微微惊讶。说“想不到现在还有学生喜欢戏曲”我说,雪小禅把戏曲写得太美了,不喜欢都不行。后来再讲京剧的时候,他特意放出了张火丁那版的《锁麟囊》。我心里很感激。

大三还是大四,我记不清了。我又偷偷去蹭了一节课。他教的《音乐鉴赏》,讲了西方哥特建筑,放了很多宗教的乐曲,让人心生敬畏。但是周围的人,没有几个耐心听。他索性讲的也很一般。课后,我找到他,对他说“想把这个拷过来”。他显然已经不认识我了。吃惊的说“你拷这些干什么?”我回答说“听到这些,觉得心里很安静”。

这些都过去很久很久了,我只希望这个老师以后可以顺风顺水,继续碰到一些喜欢戏曲,喜欢音乐的学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