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细节 到底是在关注什么
看了一本书,叫《细节决定成败三之日本人如何做细节》。
在序言部分,汪中求先生描绘了一些在日本遇到的几个细节:
酒店进门有免水洗手液;
投诉箱一侧备有纸笔;
包装物没处扔,塞到警察手里,这位“日本鬼子”给他鞠了一躬。
看到这些细节,我不禁心生疑问,他们关心这些时,到底是在关注什么❓
前年陪爱人去华盛顿参加全球英文演讲峰会,为节省经费,我入住的美国“青年旅社”。
是那种如大学宿舍一般的上下铺,有特色的是男女混住。本来想,就这么将就将就吧,
能睡觉就行,要啥自行车儿。可往床上一躺,唉我去,那床的贴合度,真有如妈妈的怀抱一般。
本来担心倒时差,睡眠会有问题,反而比在国内睡眠质量都好。
国内民宿、三、四、五星级酒店都住过,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是面积、装修、硬件儿、牙刷质量有些区别,
其他个性方面,尤其在床的舒适度上,真的是和这家华盛顿的青年旅社 没法比。
离开美国时,是住在离芝加哥机场不远的一家三星酒店。那空调、那座机(看着像可以摇号的)、那收音机(还带旋钮可调频的),好像在90年代好莱坞的电影中才看到过。但床的舒适度依然如故。
感受到这些细节上的差异,不禁想问,他们到底是在关注什么❓
上周五是我们的公司年会,我是主持人之一,同时担负了写主持词的任务。
我把节目单、流程表、参加演员、来宾等各个部分都熟悉了一遍,之后一一确认了一些我不熟悉的事与人。然后才开始绞尽脑汁地下笔成文,照顾承上启下、精心把念到名字人的名字嵌入到诗化的主持词中。每一个词我都会精雕细琢,力图有画面感、有值得咂味的空间。比如原词为“大家 下午好”一句,临上台前,我把它改作了“大家 春天好!”。原本万事俱备只欠隆重开场。然而,因为场控时间没有安排细致,待观众大部分落座之后,才得到了主持人调试话筒的机会。台上四位主持人落好位,台下是期待开场的一片观众。我建议随便说些内容,来给音响老师调试麦克,但有两位主持人执意念开场词。我担心是这样一来,我们一会儿再开场,就等同于把精心准备的生日蛋糕先给寿星切了一块儿,递过去让他尝尝,然后还没等他咽下去,再从嘴里扒出来,重新贴合到精心准备的蛋糕上去。然后,再期待推出蛋糕来,给寿星一个惊喜么?推蛋糕出来的人还要故作“wow 没想到吧!”的大表情。当然不动脑子,直接读台词,既可自己再熟悉一边词,又可不动脑子,一举两得。但... ...
在争议这个细节的时候,我们分别在关注着什么❓
文章最后,以《细节决定成败三之日本人如何做细节》的后记做小结。
“15年前,我和一位牙医朋友有过这样一番对话“家长要教育孩子,在下雨天乘电车时不要把湿漉漉的雨伞碰到其他乘客,应懂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道理。"他突然打断我"我认为这并不是最重要的”稍顿了下,继续说“与其教育孩子不要碰到其他乘客,倒不如告诉他们,当自己被人的湿雨伞碰到时要给予对方一份理解与宽容。因为现在是雨天,拥挤的电车里谁碰谁一下都是在所难免的。人生在世,不是你麻烦我就是我麻烦你,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够存活下去... ...”
朋友,你关注本文的细节,到底关注到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