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志读书

读书笔记《乡土中国 》①

2016-10-05  本文已影响0人  EdenYang

序言

首先,这本书是我们法学经典导读课的要求内容,也是那个书单里面看起来比较好读好懂的一本。导读课的女士不是一般人,或者说,相比于一般慈眉善目的非专业课老师,她显得过于凶了。在课上,这位老师对我们的阅读做了很多要求。首先要求我们略读,了解出版社和版次,作者经历和主要内容。(不过这段时间我都读了一本叫做《法治中国》的书去了……)上节课她严厉“审问”了每一个自告奋勇答题的学生,把他们(包括我)杀得不留情面。这节课之后老师让我们用七天时间精读这本书。看来是马虎不得了。

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四十年代后期于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任教时,作为教授“乡村社会学”的内容所写的,所以文笔相对简洁直指要点,用他在重刊序言中的话讲是“把自己知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年轻人面前”“无所顾忌地想打开一些还没有人闯过的知识领域”。可以看到各个篇章相对独立,正如所说的“……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者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于是,这本书不像一些其他的理论书那样枯燥,因为内容简单,文笔直白,且目的明确,所以十分好读。

由于内容相互独立短小,而且可预见我假期读书时间会比较琐碎。我打算读一小结写一小结。

1.乡土本色

开篇第一章,作者主要讲的是“乡土”这两个字。他的开头第一段话便是“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紧接着又说“……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几句话把描写对象锁定在基层,或者通俗点说底层。而且把底层和上层社会严格地划开了界限。这句话表达的思想印证了我以前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这是我在思考千年礼仪之邦和当今国民整体素质低下这一矛盾时得出的观点: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是存在的,国民的普遍愚昧木讷的社会也是存在的。他们在时间线上重合,却直到近代才有所交集相互影响。当然这样说有点贬低底层社会的意思,不过我并不是带着主观的想法出发的,得出这个结论我自己是可以接受的。

知道了这个完全不同的乡土社会的存在之后,我们探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就要把眼光从王朝的史册和文武能人的传记上移开了,因为这些属于作者说的“比较上和乡土几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我们现在要带着一种无知的谦卑心态去研究乡土了。

何为土呢?土就是土地,被用于耕作,建立房屋和社会关系,是乡土社会的核心。这一章的前半段讲了各种我们民族对土的感情的实证,包括到西伯利亚撒种子(据说种菜都种到维和部队军营和天宫一号上了),水土不服拿家乡土煮汤吃等很有乡土味儿的习俗。这些各地表现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

我国传统上是农业社会,与游牧渔业和后起的工业不同,农业社会对土地的依赖性更大,定居的需求更大。“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在土地上的。”这种定居不是一代人的,往往是几代人的。不是一家一户的几代人,而是一个村几户十几户的几代人定居。“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这就产生了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特色,那就是“熟人社会”。我妈妈在给我介绍老家人的时候就很能反映这一点,“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前几天看了一半的电影《1942》也有这样一点,寨主冲着抢粮领头人也能拉几句家常。不过也就是个熟悉而已,争抢的时候这种熟悉不能带来丝毫缓和,倒不如城里人由陌生建立起的距离感带来的虽然不那么真心却很好用的谦让。

除了人和人的“熟悉”,作者还谈到了人和“规矩”的熟悉,以及人和自然规律的熟悉。这种熟悉自然是长久生活积累而来的。最经典的大家都知道的莫过于农历的节气和农民的一些像“蚂蚁搬家蛇过道”这种顺口溜了。但要问那些人为什么是这样子,却往往是不知道的。乡土社会的人,由于总在封闭的固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生活,不需要那么普适的真理。所以这种对自然的了解仅仅是“熟悉”,上升不到科学这一水准。作者还举了孔子在不同人面前用不同的话解释“孝”的含义这个例子。孔子是知道的,抽象的统一的精炼的描述和定义在乡土社会中不通行,不如用他们熟知的例子来讲明道理。

身为法律专业学生,有一个论述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是“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因为“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熟人构成的乡土社会如果走这个套路,“那不就见外了么?”乡土社会走的是一个由熟悉(人际关系)到信任(规矩)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人治。我们现在总讨论的中国的法治化进程缓慢阻力大,人情社会等等问题,有可能都是来自于这种“乡土根性”。照这么说,这种抵制法治的属性倒是和中国人的民族特性相关联,我这学法律的好像是有点尴尬。(这本书后面有个章节叫“无讼”,大概讲的也是这个?)

不过跟我一起长大的城里孩子,好像已经建立起来了一个相对完善的【陌生人社会】了。自由接触广大世界,频繁变换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各个社交圈子进进出出,接触的人不是那么从小到大的那般熟悉,也就慢慢意识到自己这个独立于周围的存在了。就像今天聚会,再亲再近也是个AA。嘛,这种独立和追求公正的思维方式是跟着教育烙进我们的习惯里了,或许我们能摆脱掉乡土社会的一些特征,(这么看我对国家的法治化充满信心?)。我,以及我的大多数小伙伴们,生活的环境早已不符合乡土社会的条件了,乡土社会的一些行为作风作为长辈传下来的习惯还挂在身上,不过可以预见,乡土的烙印离开了它的土壤,必将慢慢消失,所以我更加觉得研究乡土社会是必要的,免得我们在去掉糟粕的时候不小心把几千年传下来的好东西给丢掉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