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千千万,究竟喜欢鹿晗什么?
我承认,我对鹿晗和他粉丝都有偏见。
但是,偏见往往阻碍我们探寻真相。是不是可以这样想:鹿晗拥有千万粉丝,必定有他的道理。
01漫画里的人
迄今为止,鹿晗的微博粉丝已达4300万,全年龄层的互联网用户多少都知道鹿晗是谁:一个从韩国回国发展的偶像明星,能唱歌跳舞,会演戏,长相非常好看。
偶像明星,好看是第一位的。有公司分析过鹿晗的“好看”,分析结果是鹿晗特别精致,小小的五官,长得像漫画里的人。
鹿晗的粉丝以90后为主,这代人就是看着漫画长大的。漫画对他们来讲是精神家园,其中有他们的理想、喜好和喜欢的人。进入社会之后,精神家园就成为他们身体里的一部分了。而鹿晗代表着启动他们心灵的钥匙——他长得太像漫画里的人了。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曾提出光环效应,认为粉丝会将偶像的样貌泛化到他们的言行举止,颜值高的人,一切仿佛都是美好的,也就是我们说的颜值即正义。
02真实
对于鹿晗,我了解的不多,只在看跑男的时候有所了解。印象最深的是鹿晗在看别人的时候,眼里亮晶晶的,就像放着光。
《人物》采访了鹿晗的好友高苏尧和多位鹿饭(鹿晗粉丝),反复提到的一个词是“真实”。在一个小时的电话采访里,高苏尧讲了15遍真实。 真实啊,简单啊,真的是非常简单的一个人,他一再强调。从他高中认识鹿晗到现在,鹿晗的性格和为人处世毫无变化,他一直是个很真实的人。
鹿晗还有个外号是傻狍子,近乎笨拙的真诚给很多接触过他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当鹿晗直视你的眼睛微微笑时,感觉就是掏心掏肺要扒出来给你看那种。
“非常纯净、非常真诚,我只能这么形容,再说下去就肉麻了。”已经当妈的齐燕在电话里笑得像个小女生。
这是鹿晗身上最有魅力的地方:他不装,做他自己。
03知礼助人
鹿晗对人很有礼貌,粉丝曾把他有教养的举止一一罗列:用过的纸巾叠好放进口袋不乱扔;签名用完笔以后,笔尖朝向自己归还给别人;用双手递接物品……供大家一条条模仿学习。
鹿晗热衷公益,粉丝们就自发以鹿晗的名义行善。他们发起关爱阿尔茨海默病老人行动,几年公益做下来,涉及领域从给路边老人送腊八粥、捐书捐衣、助养海龟到救助灾区、向防癌协会捐款、 免费午餐,等等。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以前以吃苦为荣,现在人都想过上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这一点反映在偶像崇拜上就是粉丝会特别强调明星的教养。
在鹿饭眼里,鹿晗不争不抢。哪怕在韩国激烈竞争的娱乐工业中生存时,鹿晗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张牙舞爪的样子。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刚出道时,整个组合一起上节目,“他特别呆萌,主持人给他一个个人镜头,一分钟,结果他居然没能好好利用那一分钟,一直拉着队友和他起入镜头。”后来发现这是常态,直至现在都是这样。
谦逊有礼,就像中国邻居家那个教养特别好的孩子,这是鹿晗给人的感觉。这样的人你讨厌得起来?
04教主鹿晗
麦特.希尔斯在《迷文化》一书中指出,粉丝对偶像的着迷与虔诚的宗教信仰者相比较,两者投入其中的根基来由十分相似。在这个意义上,现代“迷文化”是在信仰缺失的情境中对信仰力量的吁求,它以对偶像的制造代替了对神灵的敬畏,以青年亚文化群体的部落式存在代替了由信念系统统支配的传统社会存在。
鹿晗百度贴吧管理员南南认为,粉丝和偶像的关系中最特别的是少了现实关系中付出与回报的期待,这是种非常容易满足的关系。
“我对他的喜欢就建立在我喜欢他,他的存在和他做的事情本身就让我觉得足够了。”
喜欢鹿晗以前,南南是一个生活中充满“美好情绪”的人,比如北京连续雾霾几天,哪天出门抬头望见蓝天就能开心半天。但鹿晗带来的“美好情绪”还是与这些不同,鹿晗的存在本身让她的情感更“充实”。
“我喜欢他,想到他的时候会有心流上的一种充实感,”她笑了一下,觉得“心流”这样的表达太抽象,“也不是 说生活上遇到一些挫折会希望他来帮我解决,这个肯定是不现实的。比如说,我现在的这个人生阶段,考试这些有压力的事还是要我自己来承受的,只是说他这个人的存在让我想起这个人的时候觉得很充实很满足。”
在互相传递正能量这点上,鹿晗与粉丝心意相通。
他说不开心的时候就看看评论,看到加油啊之类的留言,心情很快就会好起来。“有时候我压力比较大,或者遇见坎坷,粉丝也是会让我去正视自己、能够向前的种动力,而目他们会有比较低落的时候,我也会去影响到他们,双方互相影响。”鹿晗说。
在波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分析下,粉丝与偶像之间企图通过“消费”和“占有”的方式获得一种所谓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在鹿晗与鹿饭之间的体贴一一心疼机制建立后,粉丝们想要为鹿晗做更多事情。这种参与性的强度会因为他们通过对偶像的过度消费行为获得安全与占有感而不断增大,而偶像也能通过消费自我获得幸福。
或许我们曾看不起以鹿晗为代表的小鲜肉,也曾一度鄙视他们的“脑残粉”,当我们摘掉偏见的眼镜,我们会发现: “哟,不错哦!”
本期分享来源:《忙碌的人逗着忙碌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