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专题投稿

听戏别较真(随笔)

2019-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未来2786

 歌友群里突然热闹起来,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争论不休。爬楼看了下群聊记录,发现大家讨论的并不是练气吊嗓、演唱技巧之类的话题,而是围绕京剧展开,焦点集中在《贵妃醉酒》唱段上面。参与讨论的群友也随话题形成了两大阵营。

       一方认为,《贵妃醉酒》有啥好的?不就是一个皇帝看上了自己的儿媳妇,使用各种手段霸占起来吗?那个杨玉环都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你当公公的硬是把人家送进道观,把寿王妃变成了杨太真。几年后接出来,杨太真就变成杨贵妃了。那么,你把你那个儿子寿王放在哪里?有这样当爹的给儿子戴绿帽子的吗?像这样伤风败俗的烂事,就是放在今天也为世人所不齿。还有那个写《长恨歌》的白居易,明明知道就是那个“红颜祸水”引发了“安史之乱”,导致长安失陷,君臣逃亡,差点把个大唐天下给丢了,还睁着眼说瞎话,把这段翁媳之间的不论之恋写得荡气回肠,如歌如颂,令后来的多少女子流下一地眼泪。真怀疑那杨玉环早就预料到自己会有“魂断马嵬坡”的结局,事先使了银子,让大诗人给写的软文。

       另一方则认为,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民族艺术的瑰宝 ,而《贵妃醉酒》是经典剧作,从这部剧作中不仅能体会到京剧的无穷魅力,更能看到京剧艺术家们为弘扬国粹、苦练技艺的精神。100多年来,这个脍炙人口的名段被传唱于大街小巷,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不少老一辈国家领导人都喜爱京剧,其中也包括《贵妃醉酒》唱段。京剧,不会因为你说它不好,就没人喜欢了。说出上面那些话,一看你们就不懂京剧,不会听戏。该干嘛干嘛去吧。

       争论越来越激烈,双方都在不停地刷屏,我插不上话,也无意参与这种讨论,做个旁观者也挺好。我不太懂京剧,但很喜欢听戏,每当看到人家票友聚会,或远远听见京胡声响起,总是急匆匆赶过去,只为听一段完整的唱腔。近几年不少小学课程中,也增加了京剧艺术方面的内容,有不少外国朋友也喜欢上了京剧,所有这些,都足以说明京剧艺术确实有着无穷的魅力。在票友们经常演唱的唱腔中,我尤其喜欢那段《海岛冰轮初转腾》。四平调的那种“四平八稳”,梅派唱法所演绎的女性的柔美情怀,以及唱词的凄婉清冷,常常令人陶醉其中。

       至于群里双方所发表的言论,应该说都没什么错,只是角度不同罢了。说《贵妃醉酒》不好的那一方,我想是大家忽略了一个概念,那就是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这么说吧,艺术家从生活中提炼、加工、概括,通过艺术形象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这叫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它比生活真实更集中,也更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艺术真实并不要求照搬生活现象,不一定是发生过的真实事件,但一定是会发生的事件。艺术真实并不排斥艺术想象和艺术虚构。

       如果有谁认为,凡是戏里看到的都必须是曾经发生的,那就不叫艺术了,那是历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兴趣也有差别,这很正常。如果不喜欢艺术,没兴趣听戏,那么你完全可以去读史,或者看科技论文,也会有收获的。

       所以,听戏的时候就好好听戏,不要太较真。

 图片/作者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