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示儿》一课有感
在郑州听完为期三天的课程,我最喜欢的就是戴建荣老师上的《示儿》。我喜欢陆游这首诗里浓的化不开的爱国情结,我喜欢戴建荣老师把这种情结不动声色地印在孩子的心间。当然,我决定翻这节课是因为和我一起去学习的老师都很喜欢这节课,有没有人决定要翻上这节课。
既然决定翻这节课,就开始了我的准备。首先我决定把戴老师和孩子们上课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为了更好的分析这节课,我把这节课的视频反复听了10遍,A4纸我手写了10页。10页纸上布满了添加和删除符号。
我确定把课堂上的话我记下来之后,开始把手写稿整理成电子稿。在整理的过程当中,修改问题。比如课堂上孩子回答问题中,使用了有病句的话,老师生成课堂中说了一半的话等。
开始做课件,做课件的过程,就是理这节课思路的过程。由本单元的单元导读开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在看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学会找单元学习重点。读12课的三首古诗,说本课难写生字,再到第一首诗。有“示”这个字的神圣感谈起……
好像到这个时候,这节课我才开始慢慢懂了。之前在会场听的,以及为了整理逐字稿听的,都是听了个热闹,根本没弄明白门道。
第二天,去五六班试课。教案不会背,只是在做课件的过程中理了个大概的思路。难免在试讲的过程中,不敢离开讲台,因为不知道下句话该说什么了。这时候,我深刻的意识到,我之所以不能连贯地把这节课上下来,还是我没有悟透戴老师的设计意图。没有真正地把他这节课理清楚思路。
眼看跟我一起上汇报课的老师都一个一个地去试课,我内心也开始烦躁。我强迫自己平静下来,我告诉自己,课的好坏,不是试了多少遍,而是弄清楚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把学生可能会有的回答预设出来。我是要上汇报课,但面对的学生不同,课堂的生成一定不同,我不可能完全靠背戴建荣老师课上的每一句话就会把课上的很出色。说服了自己,再进行新一轮的思考……
戴老师带学生理解了“万事”,就是以陆游为代表的人的家国只爱,“但悲”的是祖国不能统一。到此,孩子们已经理解了诗人浓浓的爱国情怀了。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种家国之爱,戴老师从孩子们都熟悉又与这首诗有关的“靖康之耻”,谈到《诗经 王风》中的《黍离》,学生读完之后,体会到“但悲”是中国人特有的黍离之悲。从期待一辈子的“王师”出发,在陆游一生写的与“王师”“遗民”有关的诗里寻找,读陆游的诗,想象他守望一生的前来收复失地的“王师”,似乎在他临终前的泪眼婆娑中看到了在水深火热中生活的“遗民”。他最终没有等到王师,但至死他都有坚定的信念。识得“黍离”,溯源“黍离”后,戴老师引导学生从“黍离之悲”再到近代的“乡愁”,引导学生读余光中的《乡愁》,于右任的《望故乡》,此刻,孩子的爱国情感迸发于课堂之上。
当我终于把这节课的思路理清楚后,我才明白,我只需要再试一次,看看学生还会有什么样的生成,我应该就可以正式上课了。正式上课上的很成功,孩子们都说尽管这首诗已经学过,但这节课跟过去的完全不同,又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这样的课,他们很有兴趣,而且收获很大。而我,也终于明白,听一节专家的课,跟翻上了一节专家的课,收获真的是天差地别。如果有机会,我愿意翻上更多我喜欢的专家的课,依次来提升我的思考能力和授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