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是挣钱还是陪伴,你怎么选?

2023-07-18  本文已影响0人  张姐话人生

我有一朋友,老李,只身一人在深圳打工,是一名技术工程师,工资不错。

去年十月份左右,他父母身体不好,父亲和母亲先后住院。

老婆在老家带孩子,要照顾小的,又要管老的,忙不过来。

几次打电话诉苦,表达出希望老李回家的愿望

老李很愧疚,觉得这么多年一直在外,没能照顾到父母与妻小。

现在特殊时期,自己不能把担子全部甩给妻子。

再说父母身体不好,自己还在离家千里远的地方上班也没心思

便一咬牙干脆辞职回了家。

房贷和车贷都已经还完了,辞职时银行卡里还有十五万左右的存款。

父母有医保,看病大部分可以报销,再说都是些老年慢性病,也花不了几个钱。

孩子上初中,属于义务教育,开销也不算大。

他辞职时,想这十五万块至少能用到一至两年

他计划先在家呆一年,好好陪陪家人,再到附近找点事做。

这样有收入也能照顾到家。

但是,回到家后,他发现自己的预算错了。

刚开始父母还有老婆孩子对他的回来都十分高兴。

终于不走了,一家人可以团圆了。

这比什么都好

家里人高兴,他也高兴。

但好景不长,只在家呆了三个月,便觉得整个人说不出来的不舒坦。

总结下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不适应

1、生活规律打乱,让他有点不知所措

习惯了早出晚归,习惯了每天做事,每天和人打交道。

习惯快节奏且充实的生活

但现在一天天窝在家里,

节奏被打乱

一开始还有度假的感觉,

但天天重复后,他产生一种莫名的烦躁不安。

总觉得少了某种重要的东西

十分空虚

(应了那句话,不是工作需要我们,而是我们离不开工作)

2、家也似乎并不是原来的家,这让老李十分迷茫

和家里人相处,原以为十分和睦轻松,但事实却不是想象的那般美好。

以前与家人聚少离多,每次联系时,电话和微信都是彼此关心的话语

但现在每天朝夕相处,日夜陪伴

尤其对事物的不同看法,比如对孩子的培养上,他主张个性化,尊重孩子的意愿,

而妻子却追求高分看重成绩,每天逼儿子大量做作业

以前这些事他在外面,都交给妻子打理,但现在他不用工作了

又在孩子身边,

但发现参与对儿子的教育之后与妻子经常有分岐,最后总闹得不愉快

和父母的关系也无法回到小时候,

因为长时间的分离,他和父母在一起发现浑身不自在。

有时候都不知该和父母聊些什么

父母一辈子呆在老家,从没出过远门,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

而且一辈子辛苦节约惯了,经常吃剩饭剩菜,用电用水也非常节省。

许多认知,价值观相差甚远

那个家还是以前的家,

但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他来说,又好象不是自己的家

无法找到主人翁的感觉。

这让他十分迷茫

3、只有开销没有收入的日子让他紧张焦虑

虽然在辞职时他已作好了思想准备,

既然选择了回家陪伴家人,工作丢了,收入自然就没有了。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笔笔开销支出之后,他看着越来越少的存款短信

不知不觉中,一种紧迫感袭上心头

存款很快就要花光了,怎么办?

家里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因为以前他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全家基本没问题

经济方面他都安排得妥妥的

每个月15号前他的帐号都会有一笔不算少的收入

父母,老婆很少操心钱的问题

需要钱,只要跟他说一声就好

但现在,父母和老婆似乎没有意识到他已没有工资的来源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仍然习惯跟他说

就好像他就是银行

但他的帐上再也没有钱进来

开年后,他终于撑不住了

虽然存款还没有花完,但那种紧迫感压到他喘不过气

晚上睡不好觉,他觉得如果自己再纯碎地呆在家里,陪伴父母和妻儿

可能会疯了

他开始在家附近找工作,一是长期在外,对家里的就业环境不太了解

另外,今年各行各业特别不景气。

找来找去也没有合意的

最后老李还是厚着脸皮与原单位的领导打了电话,还好,领导让他回去上班,待遇不变。

老李说,他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后,心才算踏实。

那一晚他睡得特别香沉。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感情上,都是家庭的顶梁柱

家人需要陪伴

但是如果没有收入,没有足够的存款作为生活保障,即使人在家里,心也忐忑

没有安全感。

对这个题中问题,张姐的个人看法是

没有足够存款,给不了自己和家人经济安全感,还是选择挣钱吧!

当然别忘记多多联系家人,多多抽时间尽可能地陪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