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喜欢你只因为是你
前几天听李欣频老师的线上课程,被安利了一部电影——《每一天》,之前读过这部电影的同名小说,那时感触就挺深刻的,一度觉得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爱情故事。但是它又并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可以引发很多对生活、对自我的思考。
小说的作者是大卫·利维森 ,1972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是一个非常高产的作家,出版了很多畅销书籍,比如《情人词典》、《男孩遇见男孩》、《可能性领域》、《爱是更高法则》等等。他的书中主人公大多是青少年,探讨比较多的是成长过程中的身份认同及情感归属的问题。
01
《每一天》这本书讲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主人公是一个没有名字、没有身份、没有身体、也不知道性别的存在,似乎就只有意识或者灵魂。他给自己取名为A,每天在不同人的身体中醒过来,男的女的、胖的瘦的、病的健康的、抑郁的酗酒的……各种各样的人。
当他在一个人的身体中醒来时,他会渐渐拥有这个人之前的记忆,他尽量按照这样的记忆生活,以便不去改变什么。当一天结束时,他就会离开原来的身体,又在另一个人的身体中醒过来。A永远不知道第二天自己会在哪里,这一切似乎都是随机的。只是这些人的年纪都和他差不多,而且往往住在相隔不远的地方。A大概就这样生活了十六、七年。
一天,他在一个叫贾斯汀的高中男生身体中醒过来,遇见了这个男生的女友蕾安浓。A知道贾斯汀其实一点都不在意蕾安浓,可是蕾安浓对于A,却有种致命的吸引力。他体验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他渴望她的一切。
在贾斯汀的身体里,A和蕾过了很愉快的一天。而这一天对于蕾来说,也是和贾斯汀在一起以来最开心的一天,她也意识到贾斯汀有些不一样了。
为了再见到蕾,A不惜打破了以往的生存规则,不管他在谁的身体中醒过来,他都会不顾一切的去见到蕾。A告诉了蕾自己的这个秘密,这还是他第一次跟人说起。蕾一开始有些难以接受,但渐渐的,她发现自己也喜欢上了A。
后来,命运似乎给A开了个玩笑,A在蕾的身体中醒过来。那一天,A过得小心翼翼,无比珍惜。他去爬山,而实际上是他们两个人一起爬山,A想要让蕾记住他们两个人共同拥有的美好的一天。
蕾最后和A在一起了,她不在乎A是什么样的存在,不在乎A会以什么模样出现,她总是能透过这副身体看到真真实实的A。
可是A渐渐意识到他们这样的相处方式对蕾是很不公平的,A每天都是不同人的样子,蕾永远无法将A介绍给她的朋友家人 ,他们永远无法真正融入对方的生活。
最后A在一个叫亚历山大的男孩身体中醒来,A发现这个男孩就是他梦想成为的样子,他把亚历山大介绍给了蕾,并且给亚历山大留下了深爱蕾的记忆,他希望蕾可以和亚历山大在一起。
在小说的最后,A逃离了这个城市,他要去寻找一些东西,或许是他的真实身份,或许是一个关于他为何这样存在的答案。
02
小说是多年前读的,一些思考有些淡忘了,借着之前写的笔记,还有现在的一点记忆,来谈谈这本小说中传达出的对生活、对自我和对爱情的理解吧。
一、对生活的理解
A每天在不同人的身体中醒过来,拥有不同的视角,体验不同的生活。尽管他无法体验到成长的过程,以及家人朋友的陪伴,但他似乎更懂得如何生活。
对于A来说,他只能以他人的身份生活一天,不可能有过去和未来,所以他只关注当下,活在当下。这让他学会如何更好的去观察,理解每个人的独特之处,理解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不会因为局限于一个人的视角,而看不到这个世界上更多的可能性。
他对生活的理解还有很多。他说人们像往常一样进行足球训练,搭车回家,完成作业,和家人一起看电视,但这却是看似有事可做的生活的陷阱——一切似乎毫无生气。A似乎是想说,人们往往习惯于做一些事情,但这些事情很可能并不是他们真正想做的,或者他们根本从未去思考这样的问题。
最近常常在想,生活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答案让人有些沮丧,即使再怎么否认,似乎看到的都是这样的事实:生活的大部分是这样毫无生气的时光,那些能够打动人心的都是很少很少的瞬间。人最大的勇气就是认识到自己其实很平凡,可承认自己平凡并不意味着做不到一些事情是理所当然,只能说明需要更多的努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A每天都带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视角看世界,因而他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会更深刻。对于我们来说,这其实就是换位思考的问题,只是这里的换位思考相对于我们平常所认识要广泛很多。我们平常所说的换位思考,一般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想法或者需求,这个比较浅白。参考A的经历,我们也可以偶尔给自己换一种身份一种视角去看世界,就和A一样,既保存了自己的意识,也瞬间拥有不一样的视角。
比如说当你遇到问题时,用你觉得有能力解决问题的这个人的视角去看,会如何解决问题。或者旅行的时候,用当地人的视角去看,让自己更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当我们意识到生活有些无趣,也可以切换成想象力丰富的艺术家去看,是否有让当前生活更有趣的可能性。还有当我们想要学习一种技能时,切换成这个领域的专家,用他的视角看看更好的学习方式是什么,避免低水平的勤奋。
二、对自我的理解
《与神对话》中提到过,人是由身体、精神和灵魂组成的,这三者没有谁比谁更高级,只有是否统一协作。最普遍的情况是,身体和精神做的事情与灵魂不一致,而人们经常感受到的焦虑和挫折感,便是不听从灵魂的后果。
A曾经在酗酒、吸毒、抑郁到想要自杀的青少年身体中醒过来,这些人的身体掌控了意识,“以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能让自己的生活更令人向往,但是最终身体都会把他们打垮。”而A所要做的,就是确认自己的意识不会被这些人的身体所击败。对于我们自身,其实也是一样的,让自己的意识保持觉知,而不是被身体所掌控。
但究竟是什么在定义一个“我 ”呢?从这本书的角度,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观点是,只有你的意识才真正决定了你是谁,然而想要在这个世界好好生存,身体、性别、旧有的记忆和经验却必不可少。因此,A在小说的最后,才会不顾一切的逃离,想要找到自己的身份。
三、对爱情的理解
蕾安浓与A相爱,他们之间的爱情无关性别,模样等等外在的身份认同,只是纯粹的两个灵魂的互相吸引,比起去看表象,他们更懂得去看到真正的本质。
蕾和A的这种爱是很纯粹的,但是它终究没有维持下去,原因是A没有一个具体的身份,无法融入到蕾的生活。
从这个角度来说,爱情可以是纯粹的,但是爱情这种关系的维持却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其实这本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A知道自己必将离开,在离开之前,他把他梦想成为的男孩亚历山大介绍给了蕾,希望这两个人可以好好在一起。既然给不了你幸福,就为你找到你值得的幸福。
电影相对于小说来说,很多细节都有所弱化,比如A在蕾的身体中时,A是希望可以创造两个人共同拥有的美好记忆的,A在想要自杀或酗酒的人的身体中时,他对自我的控制,这些都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
附上之前读小说时摘抄的部分段落:
1、经验告诉我,每一个看似不引人注目的女孩实际上都有一个真实鲜活的内心世界。
2、同大多数人相比,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观察。我不会因过去而停滞不前,也不会因未来而奋勇前进。我只关注当下,因为我注定只能活在当下。
3、认为身体好比一个容器是错误的想法。身体像任何思想和灵魂一样活跃,你越向它投降,你的生活就会越艰难。我曾经在快饿死的人、服用泻药的人、暴饮暴食的人和瘾君子的身体里都待过,这些人都认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能让自己的生活更令人向往,但是最终身体会把他们打垮。
我只需要确认当我在别人体内的时候不会被击败。
4、如果你不能忍受需要隐藏的那部分自我,那么自我保护也是不值得的。
5、如果你想要活在你自己定义的真理下,你需要去体验它最初的痛苦,以及为了最终的怡然自得而经历的找寻过程。
6、造就他性格的一部分就是他总是在那里,随时随地伸出援手,为别人忙忙碌碌。他的朋友们依靠他,他也依靠他们。就是这么一种很多人搭建的简单的平衡。
电影《每一天》在网上似乎还没有出资源
那就分享一下百度网盘链接给大家吧:https://pan.baidu.com/s/1wVN5-IUlgsMLRh0JtB1QYw 密码:t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