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有多冷?
文 | 卿小愚
最近很多人在说,2018年为何如此艰难。
我想请问,难的只是2018年吗?2017年难不难?再往前点,2008年呢?
当所有人都习惯了“难”的时候,当我们连“难”,都懒得说的时候,才说明大家的心态调整到位了。冬天冻一冻,萧杀一下,有利于来年的丰收。
这个时刻,与其人云亦云哭难,徒增焦虑,不如实实在在静下心来,为早春做好准备。
要知道,先飞的绝不是笨鸟,而是精明人。因为机会永远是给少数先知先觉的人准备的。想想股市里,哪些人是在市场无人问津的时候买进,又有哪些人是在市场疯狂的时期追涨的呢?这两类人,哪一类最后赚到钱了?
况且,实际情况也并非媒体说的那么不堪,或者说,为了新闻效果,他们刻意混淆了几个概念。
如下,我们来看三张图,看看我们的经济是不是真的这么难?
上面第一张图,是我们国家最近十年的GDP总量变化情况,很明显,一条向上的斜线,说明一直在增长,从未停止过。
第二张,是我们的GDP增速图(以季度为单位),所谓增速,就是相比上一年的这个时候,GDP增加的百分比。确实是有点不太好看,增速从最高的12%一路下滑到了目前的6%。
但是各位,6%也是正的啊,说明我们整个社会的财富还在增加,只是增加的速度没有以前那么快了而已。就好比我们以前一直一路狂奔,现在只是放慢了脚步,开始慢跑而已。你见过有人能一直越跑越快的吗?
我们并没有停止发展,更没有像西方有些国家,GDP增速为负,经济开始倒退。
须知道,即使是6%的增速,我们也依然在引领全球的经济复苏。如果不是中国这6%的拉动,全球经济的增速估计都要负数了。
我知道很多人基于此数据趋势,就认为我们的日子难过了,什么凛冬将至,什么寒冬已来,唯恐天下不乱。
真正的秘密,在下面这张图里,而这一点,他们是刻意回避的。
这张图是中国最近十年三大产业的变化,第一产业就是我们的农业,每年5%~6%的GDP占比,很稳定。
真正发生巨大变化的,是我们的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两者在GDP中的贡献占比换了一下位置。
这说明什么?说明,服务业在们GDP中的占比越来越高了,而制造业则逐步落到了后面。
谁都知道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可是现在数据告诉我们,对GDP增长贡献最大的是服务业。
所以,结论来了,真正日子变困难的,是制造业,确切的说,是低端制造业。而服务业一直处于快速增长中,看看年年创新高的双十一线上零售额,看看各种被围剿但业绩依旧傲人的华为。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我们社会的总财富依然在增长,只是财富的组成比例发生了一点变化,所谓,此消彼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狄更斯有句名言,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我们要做的,就是看清形势,顺应时代的潮流而已。
本文到此,也可以结束。
但如果你有兴趣,我再从理论上,给大家一些信心。
按照康德拉季耶夫的经济周期理论,没有只涨不跌的经济,如同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一样,经济的发展是上下波动的,是有周期循环的,但整体趋势,是一直向上的。
康波的周期是60年,好巧,我们中国的一甲子,也是60年。
毫无疑问,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们赶上了全球化的浪潮,我们把握住了全球产业链转移的机遇,我们国家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国力也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康波并不是严格的60年,视时代、国情、国际格局、技术创新等要素而定,对于像我们国家这样勤劳奋斗的民族,或许50年就够了。
如果中国的现代经济从改革开放的时候算起的话,那么离开1978年已经40年了,一个康波周期已经走到了尾端。自2008年或者更早一些时间以来,我们的经济事实上进入了周期理论中的衰退和萧条阶段。
当然,理论是理论,虽然划归到这个阶段,但我们的实际情况只是增速放缓,而西方才是真的负增长,这是本质的差别。如果说西方的经济是寒冬的话,我们只是有点冷而已。
我们不会像西方那样以一场轰轰烈烈的经济危机、成千上万家企业破产、数百万人失业为代价,社会资源重新分配,换得经济的再次复苏和启航。
神作《原则》的作者,桥水基金的老板,达里奥,在网上有一段经济周期的视频广为流传。视频解释了信贷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原理不难理解,信贷投放量过大,提前消费,经济一片繁荣,但贷款等于透支了以后的收入,等大家都勒紧裤腰带还贷款的时候,消费会减少,经济会萎缩。繁荣,与萧条,政府都会出手调节,把经济从过冷或者过热,给拉回来。如此,循环往复。
这些年,我们的居民大量的贷款买房,我们的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借钱,已经形成了天量的信贷,虽然收入越来越高,我们却感觉日子越来越难,是因为我们都背着房贷,还要养娃,不敢消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房子成了我们所有人的梦想,一代人不够,那就三代人。
借钱总是要还的,如果还不起,银行就会有坏账。银行的钱也不是自己的,而是储户的,坏账多了,银行也兜不住。最后的风险,就需要政府出面来买单。
基于这一点,我们才要去杠杆,挤泡沫,抑制炒房行为。
几年调控下来,房价终于止步了。而事实上,从更宏观的角度讲,我们国家的经济转型已经进行了十年,从08年之前就开始了。之所以要转型,就是为了应对经济的下行阶段。
十年过去了,该去的杠杆我们去了,该挤的泡沫我们也挤了,该受的伤,该流的泪,我们都经历了。
因此,我要告诉各位,低增长就是我们的萧条阶段。我们已经在低增长这个阶段待了十年,从康波的角度,该是抬头向上的时候了。至于精确的时间是现在,还是2019年或者再晚点,我也不知道,但从周期节奏而言,差不多是时候了。
所以,我要提醒大家,当大多数人彻底习惯了各类媒体上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萧条论调时,希望你保持清醒和理性,如果现在是至暗时刻的话,那么黎明真的就不远了。
做好准备,千万不要天亮了,还不愿意睁开眼。
喜欢我的文字的话,还可以看看下面的文章:
【1】关于基因编辑,我们应该了解的事情
生命科学科普文,介绍基因编辑的利弊,基因编辑与转基因的区别,当前的发展阶段,以及我对基因编辑的态度。
【2】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区块链,再回过头来讨论简书钻的是非成败
区块链科普文,对简书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本文。如果还是弄不懂的话,可以下面留言,我会及时回复。
【3】不要低估自己,相对论没你想的那般天书
相对论科普文,以后看科幻片就不用挠头了,同时荐书。
【4】如果有一天癌症不幸降临,我们该如何面对?
癌症科普文,有理,有据,有情,同时荐书。
【5】我的职场往事
回忆录,对我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一下,是一个系列,一共5篇。
【6】花样地产别样红 - 一位地产老兵眼中的地产花式玩法
不算科普,属于事实性的知识,想深度了解地产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无需专业基础。
如若喜欢,不妨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