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频道·时事评论文艺评论心情随笔

“人不到礼到就行”让情感何处安放?

2019-02-12  本文已影响1人  一笑醉人間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仅电子请柬可以瞬间到达,份子钱也可以。湖北武汉市网友“梦冗秋”在某论坛上发帖称,他在外地的大学同学结婚,给他发电子请柬,还“体贴”地附上了银行卡号,颇有点“人不到礼到就行”的意味,让这位网友感觉很别扭。

同学结婚,随份子钱,理所应当。这不仅是一种祝愿,一种传统习俗下的礼节性范式,更是同学间情感的一次交融。常言道,礼不在多,不在重,心到就行了。

然而,当前却出现了“人不到礼到就行”的婚请现象,“礼在人先”——来不了没关系,网络随礼更能瞬间到账,很方便不是。但是,这种工具理性裹挟下的收礼行为,却给原本纯洁的同学友谊平添了一丝俗气,将情感关系演绎成了利益关系。如此一来,即便多挣了礼金,换来的却可能是友情的疏远和隔阂。

并且,这种功利和算计意味明显的收礼行为,还是对传统文化习俗的异化,有“借机敛财”之嫌。不仅如此,这还忽视了他人的感受和承受能力。在份子钱越随越高的现实语境下,其累积起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以致于,很多人感慨,“最怕接到老同学电话”。

当然,“人不到礼到就行”的背后除了功利性等不良社会心态的“挟持”,也受社会现实因素的影响。因为,结婚成本越来越高,涉及到买车、买房以及婚宴仪式等等,花费巨大,年轻人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故而,他们采用“众筹”的战术,广发柬挣多金,以弥补经济空缺,释放一些压力。从这个角度讲,“人不到礼到就行”的电子请柬上确实也填满了无奈的注脚。

但无论如何,“人不到礼到就行”终究是一种不大文明的失范行为,让友情处于尴尬的境地,架空了“重礼轻利”的人情往来规范。对此,应首先从心灵和认识上进行纠偏,让“人不到心到就行”继续“占据”良俗高位,如此,才能回归友谊本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