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傻逼从来不知道自己是傻逼?一个认知学命题
币圈中人很爱讲的一句话叫做:投资是认知的变现。
所以,要在币圈赚钱,不是要靠信仰,而是要靠认知。
关于认知,今天比特亮亮同时带来两本书的关联解读:一本叫《好奇心:保持对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热情》(作者:伊恩·莱斯利),一本叫《知识大迁移:移动时代知识的真正价值》(作者:威廉·庞德斯通)。
这个题目,严肃地讲,是在关注“低水平认知者的自我认知问题”。
一、“愉快的无知”与“低水平自洽”
前段时间回山东老家,和朋友谈起他的前段时间业已分手的前女友(我也认识,两人持续恋情的时间里,也经常一起玩耍,但我一直反对这门亲事),最后的结论是:这个女生什么都不会,还不知道学习。
人也不白,也不甜(脾气倒不小),傻白甜三个字只能占1/3。
说实话,我对她几乎没有好印象,学历不高不是问题,但是有一种摇头摆尾的无知,永远在原地踏步,人生所有问题都要依靠我那不开眼的朋友解决。
用比特亮亮的学究式的概括:无知,但不知道自己无知,而且自我感觉良好。
朋友幽怨地和我碰杯:大亮,你说,我和她一起处了这几年,眼睛是不是长瘸了?
我凝重而解脱地对他点点头。
因为不成长,是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里最严重的一个。
《好奇心:保持对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热情》一书中讲到阻碍好奇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过分自信,也可以理解为“无知而快乐效应”。它让人以为自己知道事物的答案,从而不再对其他可能产生好奇。(樊登读书,2018.09.29)
对那个女生所处的“愉快的无知”的状态,我有一个说法,叫:低水平自洽。
比特亮亮对这样的人有一个比喻:
好比一台486电脑,从来不觉得自己落后,总是在愉快地运行着。
我对傻逼有一个工作定义:沟通成本极高的系统不健全者(俗称“傻逼”)。这里仍然延续这个比较写意的有关“傻逼”的定义。
需要指出的是,傻逼在人群中的分布并不是根据阶层、学历来的,精英和知识分子中的傻逼大有人在,反之,工农群众中牛逼的“能人”也大有人在;同时,为了避免太多的人格侮辱意味(其实儒家讲愚者、小人、不肖者并不比傻逼客气),比特亮亮先痛快地承认自己是傻逼。
然后,我们再心平气和来讲理。
从“低水平自洽”这个洞察中,又有两个惊人的推论:
傻逼从来不知道自己是傻逼。
知道自己傻逼,是变牛逼的开始。
二、傻逼从来不知道自己是傻逼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观察:越是已经很厉害的人越有一种害怕落后的危机感,会通过学习不断自我提升;但是越是蠢笨落后的人,越是摆出一副牛逼兮兮的样子,在洋洋自得中停步不前,始终无法走出傻逼的乐园。
很多人还听说过这样一句俗语:人贵有自知之明。
这话的意思是说:正确的认识自我,是一件有着很高认知成本的事情。以至于,那些本身认知匮乏的傻逼,付不起这种自我认知的成本。
他们往往无知而快乐。他们的世界你不懂。
《知识大迁移》这本书中,讲到“达克效应”,是对此最好的学理解释。
“达克效应”的核心是:最缺乏知识和技能的人最无法认知自己的这种缺陷。例如,考完试以后让学生估分,结果是成绩越高的人估得越准(而且倾向于估得稍微低一点),成绩最低的那批人,估分都估得离谱;再比如,开车技术最差的那些司机,普遍认为自己是好司机(传播学上有个第三人效应,跟这个也有点类似。我们不负责任地讲一句,所谓第三人效应,就是傻逼都认为别人是傻逼,自己最牛逼)。
《知识大迁移》书中说:学习者必须掌握足够多的事实,才能对自己掌握的知识及欠缺部分心中有数。
更通俗易懂的结论:如果你蠢到一定程度,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盲区;你必须有相当的智力,才能够意识到自己有多蠢。(樊登读书,2018.07.28)
如果一个人蠢到一定程度,那么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蠢。那就臻于一个傻逼的化境。
三、牛逼的人,貌似傻逼
罗素说:“这个世界的问题在于聪明人充满了疑惑,而傻子却坚信不疑。”
大智若愚,大愚若智(但其实真的弱智)。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经常发推说自己弱智,比如他说起特斯拉SUV的翅膀车门:
“我们正在简化Model 3和Model S的生产方式。至于Model X……我承认我是个蠢蛋。它的结构太复杂无法进行生产简化了。”(例子来自老喻在加:《傻逼三定律,和10条牛逼指南》,公众号“孤独大脑”,2018年7月10日)
比如孔子进到太庙里面,每一事都要问人,表现得像个傻逼,还要接受傻逼的讽刺和灵魂追问: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我们前面介绍过罗振宇在《知识就是力量》中讲过的“傻瓜指数”(你觉得几个月前的自己是傻帽?)。傻瓜指数是一个思考工具,指的是每个人扪心自问:你认为多长时间之前的自己是个傻瓜?借助这个“傻瓜指数”可以测评我们所处的环境,以帮助我们选择和设计一个能激发上进的环境。
傻瓜指数从侧面说明了只有在自身认知产生飞跃的前提下,才能意识到自己曾经是傻逼。把视野展开了说,生活就是一个不断发现自己以前是傻逼的过程。
意识到自己是傻逼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真正的傻逼从来不知道自己是傻逼。
知道自己傻逼,是变牛逼的开始
有一句清新隽永的名言,是这样讲滴:
在牌桌上,假如你不知道谁是傻逼,那你就是。
这里说的是在有输有赢的零和游戏中的认知比拼。
之前看到过这样一条新闻,在“老喻在加”的公众号“孤独大脑”(《傻逼三定律,和10条牛逼指南》,2018年7月10日)里重又看到,忽然有了不同的联想。
我的联想是:如果这个被害人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傻逼处境,愤而报警,那么这是一出多么荡气回肠的认知翻转,多么惊险的幡然醒悟。她醒悟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楚门的世界》里那个识破传媒骗局、不惜一切代价走出谎言世界的男主角。
因为很多人终其一生的命运,都是在低水平认知的世界里难以破局。
就像用傻瓜指数来衡量,有人的傻瓜指数就是一生(他的寿命)。意味着那人终其一生,没有考虑过“你认为多长时间之前的自己是个傻瓜?”这个问题,没有过这种自我革新的强烈感受,成为一个至死不渝的傻逼。
傻瓜指数时间越短,说明成长越快,而且这种成长是一种动态的长期不间断的过程。利用傻瓜指数,我们还可以再做一个重要的推论:
在时间纬度上看,sb-nb-sb-nb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每一次循环都是一个层级,意识到自己sb是进入了更高层级的表现,如果没意识到,说明你留级了。(作者lqc,来自《傻逼三定律,和10条牛逼指南》精选留言)
这是一个不断攀升的过程,而意识到自己“傻逼”,是让自己变得真正牛逼的开始。
四、怎样从傻逼到牛逼
基于前面所讲的,如果因为认知局限,傻逼的最大死穴是根本没有能力认识到自己是傻逼,以及“知道自己傻逼,是变牛逼的开始”,那么,从傻逼到牛逼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策略,就是在学习和认知过程中,首先假定自己是个傻逼。
这样的话,还能抢救一下。
这个跟已经说的烂俗的“空杯心态”是相通的,我们再做一点新的角度的阐释。
首先,这意味着应该怀有一种伊恩·莱斯利在《好奇心:保持对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热情》里讲到的“认识性好奇”(更深入、更有序和更努力地探寻知识,称为认识性好奇)。我们要像孔夫子入太庙“每事问”一样,对生活中许多司空见惯的事物多询问几个关键的“为什么”。
《好奇心》中讲到了保持好奇心的几个方法,其中有一个叫做“质疑你的茶匙”:
先锋艺术家、作曲人约翰·凯奇说,如果2分钟后,你仍然觉得某个东西很无聊,试试4分钟。如果依然无聊,就8分钟、16分钟、32分钟,直到你发现,原来它一点都不无聊。
比如,劳拉·麦金纳尼在念大学时,曾在麦当劳打工。每天早餐时间,她要经手400多个鸡蛋。她把蛋敲碎,打散,煎熟,取出,周而复始地重复这一动作。可想而知,这项工作有多无聊。
后来,她开始对鸡蛋产生兴趣,思考它们如何因为凝固而变熟,甚至把眼前的鸡蛋想象成蛋白质在与“热量勇士”战斗。有时,这些鸡蛋会让她想到魏玛时期德国的鸡蛋价格。有时,她会从鸡蛋联想到道德问题。总之,对麦金纳尼来说,对鸡蛋的认知已远非从前。
当我们被迫把时间花在乏味的事物上时,是否想过,把这些平常的事,变为能激起好奇心的事?一方面,如果我们必须投入时间,那么别轻易浪费了时间,让自己在无聊中度过。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开始对它们感兴趣,就会更乐意投入时间。
来吧,开始质疑你的茶匙,在普通事物中发现乐趣,将无聊变为不无聊。(樊登读书,2018.09.29)
质疑司空见惯的事情,这其实是儒家一直讲的格物的道理。
王阳明当年对着竹子格了七天七夜,你说他傻逼不傻逼。
其次,是对很多司空见惯的概念保持敞开和自我代入的状态。
概念是我们展开认识和逻辑思考的基本材料。傻逼的486系统差(可怕的是无法升级)就差在底层的运算能力上,导致自身无法升级。这个运算能力,首先是对基本概念的深入认知,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假定每一个底层观念都与自己有关。
畅销书作家李笑来在《我是如何生生错过一次升级机会的》一文中 ,花了很长篇幅,讲述自己仅仅是“以为某些观念于己无关”,而生生错过大咖级投资人庄轶当年带给自己的升级机会的“案例”。他最后段落里谆谆教导:
不仅要“只字不差地阅读”,还要“反复阅读”,因为最底层的观念常常披着“简单”的伪装,以至大多数人觉得无所谓,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
因为觉得很多重要观念与自己无关,而生生错过自我升级的机会,这样的事情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不知发生过多少次,很多道理我们以为自己都懂——比如努力、奋斗,比如不抱怨,比如与人为善——但其实根本没有写入我们自己心智的底层代码,在知行合一的角度上,如果做不到,说明根本不知道。
李笑来在这篇文章中说到的一句最让人惊恐的话是:
仅仅是“以为某些观念于己无关”,就可能让一个人永远生活在另外一个“自洽的世界里”。
觉得貌似懂,其实根本就不懂——这样的底层观念其实有很多,四书五经、宗教经典、先哲语录里的很多凝练表达都是这样: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几个观念,有哪一个不是似是而非、不明觉厉?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中的哪一个字,不是自己觉得just so so,但其实完全没有深入理解和领悟?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佛教的这六度,哪一个不是在嘴上随便说说,觉得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主意、明理、信实、响亮、柔和——王树桐说的这五个朴素的词汇,每一个都蕴含极深之理,单独一个“主意”,我大概就用了五年才忽然有所领悟。
李笑来是真诚的,他用自己“罕见且难得的亲身经历”,告诫我们每个人:
最要命的是,很多重要的观念会伪装成“让你觉得它和自己没有关系”的样子,使你生生错过且不自知。所以,你不仅要读,还要反复读;不仅要反复读,还要先假定每个观念都和你有巨大的关系,再调动所有的感官为自己创造“带入感”,去琢磨、去研究、去想象:这个观念若被你吸收,你应该变成什么样子?
但是,他即使这样苦口婆心、掏心掏肺,很多人依然会觉得,这和我无关。
即使比特亮亮在这篇文章补充了这么多自己的解读,很多人依然会觉得,这和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