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宜家效应
宜家效应是指用户对某一个产品投入精力后,提升了对该产品的价值感知。宜家是来自于瑞典的家居用品商家,宜家的家具通常需要用户手动组装。类似的还有乐高,都需要用户自己组装,付出劳动。而用户完成组装后,会对这个产品产生良好的价值感知。所以设计师在产品设计时可以适当采用宜家效应。
关于宜家效应
在你的目标用户中,定制和合作的需求越多,宜家效应就越重要。当任务完成时,宜家效应可以提升用户的成就感,并将用户和产品紧紧关联。用户投入的精力会转化成对于产品的喜爱。有数据显示没有消耗用户的精力并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
例如在折纸鹤时,亲手折纸鹤的人对于纸鹤的喜爱是非亲手折纸鹤的人的五倍。
需要指出的是宜家效应不是关于付出精力的多少,而是任务的完成度。如果在完成组装后很快就拆解,宜家效应并不能起作用。
另一个例子是关于甜蜜度。
在1920-1940年代,美国的食品加工厂希望减少用户制作蛋糕的时间和劳动,于是简化了制作蛋糕的过程,只需要添加水和烘焙即可,然而销售很快受阻。
Ernest Dichter在调查后发现原因是投入精力程度,过于简化的制作过程让用户并不能体会做蛋糕的乐趣,感觉像从蛋糕店买回来一样。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沿用之前的做法,用户需要自己打鸡蛋,搅拌等等一系列步骤,结果很快销量回升。
用户需要投入精力,并且从过程中感受乐趣,而不是仅仅看到结果。
对于用户,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
使步骤简化并不一定能提供良好的体验。用户必须通过打鸡蛋、搅拌,感受其中的乐趣,才能提升甜蜜度。
在设计中应用宜家效应
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用户付出精力可以能增加产品认知价值。那么如何在设计中体现这一点?
“即使需要付出更多的钱,用户也更愿意购买可以组装的产品。”即付出越多,产品价值越高。那么如何控制付出程度是核心,此时就需要击中用户的甜蜜度,即付出合适的精力,同时提高贡献感知。在设计的时候,随时需要让用户感知这个产品的可控性,简单易于操作和高贡献感知是宜家效应的核心。
当用户感到可以控制产品并付出适量的精力,就会建立与产品的关联。例如设计可编辑的模版以到达宜家效应。让用户感知app的“活跃”,促使用户编辑模版。或者引导用户完成自定义设置,完成简易的操作任务或者设置窗口部件。
简单的操作可以让用户付出少量的精力,并提高贡献感知。长此以往,甚至可以培养用户的忠诚度和品牌认知度。
有时减少用户的操作成本会减少用户使用的乐趣,所以设计时要思考是否将用户的操作成本降到最低是合理的设计。
原文:uxplanet.org/design-principle-ikea-effect-2d908b2de81
欢迎转载,记得标明出处哦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Yinter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