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别人的人和被孤立的人一样痛苦
谁都无法摆脱重力,谁都不会在向别人施暴时不感到痛苦。
——阿兰,Propos
最近,在一名韩国学生因不能忍受持续的暴力而自杀后,校园暴力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连政府都认定校园暴力是四大社会犯罪之一,呼吁应该彻底根除。学习的殿堂怎会变成如此境地,每每想到这里,我的心情就无以言表。可是,让学生们痛苦不堪的并不只有校园暴力。
所谓“孤立”是指,将某个人从其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这种“心理暴力”的确很严重。并且,“孤立”并非只在学校发生,全社会都存在这种现象。由于在职场中被孤立而辞职的事情屡屡发生。看来,心理暴力甚至比身体暴力更加严重。虽然施加身体暴力不太容易,但是人们往往很容易加入孤立某人的行为,只要对那个人不予理睬(无视)就可以了。
人们因为“随大流”而参与孤立别人的行为,或许是因为潜意识里害怕自己也会遭到孤立。无论怎样,如果从孤立别人的规律看,好像是某一组织中具有主导权的人(学校中善于打架的人或职场上司)如果想要孤立某人,自己也会不得已随之参与进来。
感受到与身体暴力一样的痛苦
“尽管如此,和真正的暴力相比,被孤立应该更好一些吧。”
别人不理我,我也不理别人就可以了嘛。这样貌似可行,但实际并非如此。人是社会性动物,如果切断与周围人群的关系,人就会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这也就是人们为什么认为监狱中的“单独羁押”是最残酷的处罚。学术杂志《科学》2003年刊登的实验结果证明,被孤立的痛苦真的与身体受到的痛苦一样,甚至更残酷,这一时间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系的内奥米·爱森伯格教授团队通过Cyberball 这种电脑游戏设置了被孤立的情形,然后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对研究对象的脑部活动进行了分析。Cyberball 就像是现实中3 个人在相互接传足球。研究人员被告知,Cyberball 的搭档是在其他房间参加游戏的测试对象,但其实并非真人,而是计算机程序设定的虚拟人物。被孤立的条件是,参加游戏的测试对象在最初几次接到传来的球之后就不能再接球了,这是程序设计好的情况。
对被孤立的人的fMRI影像进行分析后发现,其前扣带皮层具有活性,该区域在身体经受痛苦时也会具有活性。另一方面,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的活动会萎缩,这也和遭受身体痛苦时表现出同样的倾向。单从脑部活动模式看,很难区分一个人正在经受身体痛苦还是心理痛苦。人们经历悲伤时会说“心痛”,从脑的活动模式来看,这种说法并非隐喻,而是的确如此。
可是,孤立别人的人也和被孤立的人一样受到心理伤害,这一研究结果2013年4月刊登于学术杂志《心理科学》。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理查德·莱恩教授团队通过“Cyberball”游戏设定被孤立者的情况后,对其心理状态进行了调查。他们告诉测试对象:“如果球传过来,只能传给A。而对于B,只在最初的2次给他传球,之后就不再传球给他。”为了便于比较,研究人员对被孤立的对象和保持中立的对象同时进行了检测。中立的对象可以随意传球,电脑程序设定的虚拟人物也可以随意接传球。
感到羞愧、罪恶、丧失自律
游戏结束后,测试对象接受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孤立别人的人和被孤立的人一样,也受到了心理的伤害。对于“精神痛苦程度”这一问题,孤立别人的人和被孤立的人比中立的对象要高出许多,而且彼此差别不大,不过在痛苦的细节方面表现出微妙的差异。
首先,对于羞愧和罪恶感这一问题,孤立别人的人比其他两个团体感觉更强烈,被孤立的人比中立的对象还低。相反,对于“是否生气”这一问题,被孤立的人选了最高的分数,比孤立别人的人和中立的对象分数略高。
另一方面,对于自律性这一问题,孤立别人的人选的分数非常低,而被孤立的人和中立的对象则差不多。最后,对于纽带感这一问题,被孤立的人选择的分数最低,而孤立别人的人比中立的对象略低。
将问卷调查的结果综合来看,听从别人指使而参与孤立的情况下,会产生羞愧、罪恶感、“自己的行动没有自律”这些消极想法。而感到自己被孤立时,人们会生气,并切身体会到友谊关系的丧失。结果表明,两个群体的人都承受了精神痛苦,并且其程度相近。
引领该项研究的理查德·莱恩教授及其同事阿德华·戴西教授都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他们共同提出了“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所谓“自我决定论”是指,人类活动中最大的补偿不是物质,而在于自我满足,为了实现这一点,人的行为首先应该是自发性的。莱恩教授假设的“参与孤立的人也会感到不幸”这一点也遵循“自我决定论”。
最新的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社会中的“孤立”氛围日渐浓厚,不仅有少数被孤立的人感到不幸,甚至那些消极参与孤立的人也会感到痛苦。受到当权者或特定群体施加的压力而不得不孤立其他人的时候,也正是我们需要鼓起勇气对被孤立者施以温暖的时候。
参考文献
Eisenberger, N. I. et al. Science 302 , 290-292 (2003)
Legate, N. et 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24 , 583-588 (2013)
——选自《煮酒论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