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灭掉才能找到方向(4)
寒假的时候,张玲去看陶园,她已经成了纯粹的小妇人,面色红润,比以前胖了些,眼睛里是要溢出来的满足和幸福。
陶园还是给张玲煮了鸡蛋,她嫁了之后还是养鸡,和老公一起。
陶园再也没有给张玲写过信。
张玲大学毕业了,分配到山里当老师去了,陶园已经是一个女孩的妈妈了。
她们渐渐没了联系。
那个时候张玲的日子很不好过,山里三年,物质条件艰苦倒还能忍受,整个环境是闭塞的,没有什么丰富的活动来充实生活,只有书。当然有书已经很不错了,很多时候,连本像样的书都找不上。
好在张玲有个高中同学,大学学的中文系,手里有不少书,偶尔会给张玲几本看。
当然,张玲有工作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虽然当时有很多人给介绍对象,但不是长的不咋样,就是工作不如意,还有的没文凭,甚至还有离婚的。
这对当时刚毕业的姑娘来说,简直是个侮辱。
张玲有时很愤怒:不就工作在山里么。
可就是因为在山里。
婚姻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利益的对等权衡交换,你有才我有钱,你有家世我长的好看,你有学历我有好工作,总之要看起来匹配,要各取所需。
张玲想要的,还有心动,还有爱情。
可是,当时没有人说有爱情才能结婚,看着两个适龄男女各方面差不多,热心的人们就开始牵线了。
张玲苦恼着,也无奈着。
三年后,张玲调回了她们曾一起上学的中学。
在镇上张玲偶尔也能碰到陶园,都忙,说几句问候话就走了。
儿时的亲密似乎没有了。
陶园的消息开始不时的传来。
陶园和老公已经干大了,养鸡已经颇具规模了,在镇上已经有了较高的知名度。
陶园又生了个儿子。
两年后张玲也结婚了,老公是学校的老师,刚毕业两年,和张玲一起到了这个学校的。
张玲是调动来的,他是大学毕业分配来的。
有人不看好他们在一起,因为小伙子比张玲还要小三岁。
且小伙子个子高,人长得也帅。可是张玲心动了。
最早的时候,张玲压根没想会和他在一起,别说农村里,城里人的观念都是男大女小才合适。
小伙子嘴甜,能说会道。眼皮子活,很会讨人欢心,不论是领导还是同事,都很喜欢他。小伙子理科生,工作能力强,还热心。很多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找到他,他都会帮忙。
两个在一个年级,不是一个专业,但小伙子经常以各种理由找张玲。
小伙子对张玲明显的不一样,处处照顾,态度殷勤。
当时的镇中学,教学压力比较小,放学后有足够的时间搞娱乐活动,年轻人经常在一起打球,小伙子篮球打的好,奔跑跳跃活力十足。
张玲喜静不喜动,但周围年轻女老师对小伙子的大力夸赞和对张玲的艳羡还是让张玲多留意了些。
她偶尔也会去看看他们打球,小伙子每次看见张玲去,就表演的格外起劲。
张玲不是不心动,可是考虑到年龄,她还是退缩了。
张玲觉得自己不善言谈不会来事,只会老老实实的上班工作,本分的做好学校布置的一切任务,不会和领导亲近,也不会和同事们抱团。
张玲,只是一个普通家庭里出来的普通的姑娘,长得普通,性格温和,在很多场合都只是微笑,就算受了委屈也会一声不吭的扛着。
这样的姑娘,对生活不会有太多奢望和野心。
虽然她渴望着爱情,梦想着白马王子来到。可是哪个姑娘没有这样的想法呢,又有几个实现了呢?
张玲一边渴望着一边逃避着。每次见了小伙子,能躲就躲,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后来张玲无数次的想,是不是正因为自己的逃避,才激起了老公的征服欲,老公才会在好几个女孩主动给他示好的情况下,一直坚持对她好,直到他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