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产品新人:竞品分析方法论之如何了解业务,以及如何快速的进入状态
前面两篇文章大致讲述了产品新人对竞品分析的一些误解和错误的操作,以及是哪些因素限制了新人了解业务,今天这一篇主要介绍如何了解业务,以及如何快速进入状态。
我是不推荐让产品新人用“秒变表白”这样白痴的方式去了解业务的,这只对用户侧的研究起到一定的作用。
对于业务侧的了解,我比较推荐的方式是:价值导向。
我认为可以从下面这两点,对价值导向进行描述和解释:
价值导向
说白了就是公司各个环节的目标是什么,靠什么来完成这(些)个目标的。每个产品、每条业务线、每个功能又是如何支持和完善这个最大的目标的。(从上到下的思路,以及类似思维导图一样的树形结构)。当然,价值是有大有小的,而大的价值也是由小的点滴构成的。
关系结构
另外在了解业务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目标、产品、业务线以及功能之间的横向以及纵向的关系。(网状结构,以及立体化结构)
在了解了从什么样的思路和角度切入对业务的了解后,我们来看看,如何下手去了解业务,具体怎么做呢?
沟通
沟通方面,能够非常快的了解业务的前端执行是什么样的状态,也能部分了解和你工作有关系的上下游时间的人和负责的事情,还能将上面提到的价值落实到人。
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能对以后协作的人有个初步的判断。
沟通的对象根据你的级别、职能,以及公司的组织架构,可涉及到的人有这几个:
CEO或者集团总裁/副总裁。很多领导在沟通的时候,会弱化价值,而更多的是介绍如何实现价值。这个在沟通的时候要格外注意,多分析目标,要比实现目标的方式更重要。另外,就是很多时候领导对实现价值目标的手段也非常泛化或者模糊。大致的意思是“这样……”“那样……”,“就能实现了啊,很简单。”下面的人一脸懵逼。
事业部负责人。这些人是对第一类人想法的最直接执行者,而且关系到后面两类人的具体工作。他们更多的是上传下达,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出错,可能影响会非常大。比如:工作方向是否正确。有的时候,由于部门负责人影响非常大,可能会跑偏,完全按照自己对第一类人想法的理解去执行了。亲身经历啊,在之前负责人离开后,现在的CEO以及后来的负责人,对其是满满的负面情绪和牢骚。
部门负责人。和事业部负责人类似,但是职责和职能范围会小一些。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接接触到第一类人。但也有特殊情况,很多传统或者设计传统行业业务的企业,很多领导对效率几乎是没有概念的,开会、讨论都会拉上相关人。而这个相关人的范围会非常广泛。
执行岗位上以后与你有密切接触的人。和这类人接触,你会获得第一手资料,他们往往是运营、商务、市场等相关人员。比如我现所在在公司,经常接触的人有直营、客服、电商运营、运营、渠道等相关业务人员。他们会反馈很多业务上的问题,但很少会像第一类人,大谈特谈战略、价值等概念。作为新人的你,也往往是处在这一层上的。你也要注意,因为他们和第一类人之间往往存在界限和鸿沟,在对业务理解的时候,更要看清看细。
蹲守
先说下我是怎么做的。
在了解公司直营业务的时候,我坐在直营的工位上,在同事的指导下,实际操作了一个月,销售了几万块。每天向同事请教和沟通,了解很多业务上的工作以及问题。
观察不如自己实际的去做。
再举个例子,在了解运营需求的时候,我参加了多场运营举办的活动。有的是以用户的身份参与的,有的是以运营的身份参与的。当然,作为运营,也少不了一些运营工作,这就不赘述了,毕竟我是运营出身的。同样,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很多运营的需求,也对运营提出来的需求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但是,但是
你会发现,以上两个例子都是小的散点,如何与大的业务逻辑和价值目标结合,是你我真正要去思考的。
看数据
统计后台的数据,以及第三方数据,再有就是销售数据。
统计后台的数据和第三方数据,多为用来分析产品在交互层面的的效果。深层次的,是要通过数据去分析背后的问题。比如,用户心理和行为习惯。
销售数据,由两部分数据组成,一是由于你们负责的业务相关的产品线或者功能,对整体的促进能力;另一方面是直接产生价值的部分。
看KPI指标
200万用户和25万日活,是我们的目标。但,如果能促进销售提高几个点,就是我们的价值。
目标和价值,有共通的部分,也有不同的地方。更多的人,看的盯的会是多出来的那部分,称其为价值。
看以往的文档小结
业务、产品、功能变化,为目标价值的完成,做了哪些努力。
很多变化都体现在各种文档中,但是各种文档以及涉及的内容,会把价值分散,也会影响你了解业务的效率。
现在很少有人会在内部发较好的更新日志了,大多都是罗列做了什么、完成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但却往往忽略了自己做的事情的价值,少了对价值的描述。
在沟通过程中,也希望你能对着这些文档后者小结,提出一些以价值为出发点的问题,这样能帮助你更快的了解业务,而非泛泛的了解,不落实处。
后续的文章:
* 是什么限制甚至影响了你了解业务?(自己、态度、环境和他人)已完成
* 如何确定竞品分析专题的范围?(选择竞品)
* 什么样的专题分析会得有效的结构?(结构)
* 专题式竞品分析举例(我自己整理的)
文章来自我的公众号:我是产品经理社区【wordpm】,欢迎关注,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