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中的女性优势
基层治理中的女性优势
——梁慧丽谈基层治理课有感
近日,在市委党校举办的“法治建设与信访工作专题班”学习时有机会听到全国最美基层干部、上海市普陀区居委会书记梁慧丽的一堂课。二十多年前,她从纺织行业党办中层干部转岗到居委会,上班伊始,以打扫垃圾房顺利通过老书记的考核,三个月后在同批转岗的七个人中最先当选为居委会书记,开始了她二十多年的新职业生涯。听她讲起居委会工作的种种,有接待领导视察的精干伶俐,有面对刺头居民的泼辣担当,有服务孤寡老人的柔软真心……
基层治理中的女性优势基层治理,不容易!
当年接待徐匡迪视察,时任区委领导担心市领导的安全,希望缩短领导在棚户区的时间。梁慧丽心领神会,所以在徐匡迪视察两宅一湾棚户区一下车就伸出胳膊,毫不做作、毫无痕迹地将领导引到居委会办公室汇报工作,然后再陪同领导访问困难户——九口人居住在6平方米的蜗居中,看得领导心酸不已,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造福一方百姓。
梁慧丽的主要功绩是将莲花公寓小区这个弱势群体多、重点对象多、外来人口多、强迁户多和乱搭违章建筑屡见不鲜的落后小区打造成一个市级文明小区。初到莲花公寓,看到的是墙面的大字报。因为配套设施不到位,动迁居民很有意见,矛盾突出,甚至于街道干部把她送到后就“逃掉了”。在这里,居委会没有会议室,基层组织是涣散的。她立即着手撕掉大字报,张贴第二天召开居民大会通知。没有会议室,就在居委会门口用电喇叭喊话。在会议开始前,有刺头居民耍横上来拧她胳膊,她大声斥责让威胁自身安全的刺头退下。并拿出原来居委会的工作证,以工作证上的国徽向所有居民承诺,承诺一年办一件实事,解决居民困难。这股泼辣勇敢和担当让她在随后的工作经历中不断兑现,路修好了,横流几个月的污水终于得到了有效解决,与小区一墙之隔的污染企业也搬离了……这一件件、一桩桩的小事、难事都饱涵着基层社区工作者的艰辛、智慧的付出。
这个动迁小区有19名孤寡老人,居委会书记梁慧丽和社区民警陈德骅与这些老人的故事也让人唏嘘不已。每年除夕,他们都要陪着小区里的孤老们一起过年,给无依无靠的孤老送医送药,甚至给便秘的孤老亲手抠大便,每周一两次。即便是亲生子女也未必能做到如此吧。居民家里有人过世,居委干部会上门上三支香、磕一个头。因为有对世风民情的尊重,才有这样的真心、这样的柔软。
基层治理中的女性优势因为有居委会到位的工作和服务,很多居民都由衷地感谢党和政府。但在这个小区中,依然有需要有关方面“看死钉牢”的上访老户。在梁慧丽的讲述中,我们看到居委会工作有别于传统的另一面相。在 “G20峰会”前,有关方面针对上访老户的“看死钉牢”又开始了,两辆警车开进小区,车上有人值班,其他人在居委会办公室候班。这种“看死钉牢”的维稳成本实在太大,而且效果未必好。梁慧丽和有关部门联系,要求撤除警车,从他们的费用里支出小部分给上访老户买菜钱,由居委会工作人员上门安抚、提供买菜服务。基于平素的工作积累、情感积累,上访老户会给“面子”。但因为造成上访的原因复杂,有的确实是有关部门工作失误或工作瑕疵造成的居民权益受损,所以上访老户还是老户。这里说明利益问题是无法靠情感来解决,只能靠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来保障。
在梁慧丽看来,居委会工作人员应当是属地化的,以便于24小时为居民服务。而当今社区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其实让她担忧。她坦言现在的传帮带工作任务很重。如同当年的老书记以清理垃圾房作为能否做得了居委会工作的考验,她也会给年轻社区工作者设置考题——“下班时间过了,有居民电话反映独居老人摔倒了,你该怎么办?”,年轻的社区工作者给出的答案是拨打110、拨打120,这样的回答让她担心。在她看来,年轻的社区工作者需要更多历练,需要对居民有更多感情投入,仅仅只是八小时工作制,是做不好居委会工作的。
基层治理中的女性优势居委会是基层治理的基础性终端。有学者提出“日常生活化的党建”,确实,在社会大转型、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执政党的基层治理是至关重要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我看来,梁慧丽从事二十多年的居委会工作经验值得好好总结。我们千万不要在创新的旗号下,用一种看起来很美的东西取代本来就很美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