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情感

为什么大家都劝你,找对象要求别太高?

2020-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掌缘婚恋

小悦今年27岁,985大学研究生毕业,靠自己挣得了房和车。玲珑纤细的身材,配着一张娃娃脸,乍一看像个20岁出头的小姑娘。

但这并不妨碍小悦的父母对她日复一日的催促:

“再不结婚就成老姑娘了!”

“哪有那么多一见钟情?,找对象只要条件好人上进就行!”

“过年还打算一个人回来?”

……

小悦在父母的催促声里,渐渐有了危机感。

已婚的闺蜜劝她:

“不要活在偶像剧里,找对象只看脸,哪有那么多单身高富帅?”

“找颜值高的也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啊。而且我个子矮,总要找个高个子的中和吧?”

闺蜜听了直叹气。

果然,过了一年,小菲也没遇见一个长得像偶像剧男主的男生。

慢慢地,她降低要求了:“我不看脸了,只要长得周正就行!”于是,七大姑八大姨们,身边朋友同事们,都为她张罗了起来。

“那你对另一半都有什么要求啊?”

她想了想:“也没什么要求啊,就看得过去,负责任肯上进吧。”

可是,小悦嘴上越说没要求,往往要求越多。

果然,同事介绍了个做活动策划的男生,她说:“我本身就是学文,不想再找文科男啦!”

父母给她介绍个研究所的理工男,收入颇高,她说:“哎呀,整体就知道做实验,没有生活情趣!”

朋友给她介绍了个颜值颇高能文能武的全能男,她打听一番,还是拒绝了:“他这么跳脱,我可hold不住。”

小悦的一个大学男同学,曾经对她颇有好感,听说她还单身,就主动向她示好。

这个男孩,比她高一头,长得不错,幽默风趣,两家还门当户对,她终于心动了。

可是,谈了没几天,她又不理人家了。

问原因,她答:“哎,他比我小两个月,我接受不了比我小的。”

介绍的人追问道:“那你能接受比你大多少的?”

“最多大五岁吧,不能再大了。”

介绍人白眼翻到天花板上,以后也不大上心了。

之后,她又以外地人、皮肤太黑等各种理由拒绝了若干男生。

眼看介绍的男孩一次次被她拒绝,身边的人便再也不提给她介绍对象的事了。

这么高的择偶标准,哪里是没要求啊!

身边的朋友都劝她,不要给自己设置那么多限制。

大家告诉她,

“世上哪有完全符合你要求的人,稍微降低一下标准,给彼此一个机会,先处处再看啊!”

而她的一番话却让大家哑口无言:

“我什么都不缺,能自给自足 ,为什么非要找个男人结婚啊?再退一步说,既然找人,肯定要找个各方面条件不错的啊。像大龄男、妈宝男、外地男,本来就不在我的择偶范围,我凭什么将就?”

不得不说,她说的有一定道理。

在如今的婚姻市场上,剩男剩女们谈的更多的是现实因素,将标准细分再量化,他们没有大把的时间和心态去因为一颦一笑就喜欢一个人,然后厮守终生。

但实际上,很多长久的婚姻,都是由最初傻乎乎不顾一切的喜欢慢慢发展起来的。携手走过的岁月让夫妻两人共同成长,彼此互为盔甲和软肋。

爱情,本身就是毫无道理和规律可循的,当真爱来临,年龄、地域、相貌、贫富差距都不应该是问题。

可是,很多像小悦一样的姑娘,宁愿给自己设置一个个狭隘的婚姻标准,而不愿去谈一场轰轰烈烈不计后果的爱情。

因为爱情充满巨大的能量,它可以让浪子回头,让丑女惊艳,让一个小保安考上大学,一个穷小子发家致富,一个女汉子千娇百媚……

不去轰轰烈烈的爱,便不会有伤害。

但如果为了避免伤害,直接用一个个标准筛选婚姻,那就有可能错过整个青春,和对爱情最美好的体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