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_随心所绘开篇辞
涂涂画画,是我们每个人从小都会干的事情。
那时候,我们不认识很多字,不懂得很多的知识,但是我们拥有无穷的想象力和无畏的执行力。
当我们想表现一个什么动物的时候,我们的大脑里自然就会生成一个形象,然后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把它画出来!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样一幅画可以称之为一副杰作!然而时光流逝,我们渐渐长大。但我的“才能”似乎并没有和我一起成长。
有一天,我们注意到别人美丽的图画,心想:“好歹当年我也是被成为有天赋的人,他能画出来,我也能画出来!”
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脑海里想象着一条雄伟的巨龙,它有强大的翅膀,锋利的爪子,眼睛里充满了愤怒的眼神,然而画到纸上后,它看起来就像这样:
这是一只多么凶猛的上古神兽啊!
可是,我们明明在电影里电视上看到的是这样的的啊!
对于很多人来说,画画的梦想就此打住。倖倖地丢下笔说:算了,我不是这样的料,也就只能画画简笔画什么的和孩子们为伍了。“
但是对我来说,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么?
我慢慢回顾了我学习手绘的这两年多来遇到的各种困难,还有这一年来3期视觉化训练营内测中发现的种种问题,终于发现,一个人能不能画画,能画出什么样的东西,归根到底,是对于你所画的这个对象的认知模式。
在画画的时候,我们似乎可以在脑海中看到要画的对象,但当我们落笔的时候,它们却变成了幼稚的涂鸦。我们心里知道想画什么,但却画不出来。就好像我们的手不听指挥一样。
其实,对于这种现象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解释。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很有趣的实验,它请了很多不同年龄不同国家的人来画一样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东西:自行车!有兴趣可以看看这个心理测试,看看不同年龄不同国家的人们画的各种自行车https://mpora.com/road-cycling/artist-asks-strangers-draw-bicycle-memory-3d-renders-results
但事实上,大多数人都画不出来。这个实验揭示了一个关于人类心理学的有趣的事实。我们常常以为自己知道什么东西是什么样子,但其实我们真的不知道。即使你每天骑自行车上班,你也不知道它长什么样。你只是能够认出它。
不信的话,请你试试看。
先看一会右边的照片,或者回忆一下小黄车,摩拜单车长什么样?凭记忆把这辆自行车在纸上画出来。
为什么我们能认出一个东西,但是却无法在脑中重现细节?没有了这些细节,我们的想象永远都只是干枯的骨架。
这还要从我们大脑的认知模式说起。
要知道,我们人类的大脑经过千万年的进化,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复杂精密的有机结构体。但是进化的目标不是创造一个完美的有机体,而是一个最优的有机体。所以,我们认知模式也是经过优化的。我们不需要记住我们所见过的每一件事的每一个元素。这将是对记忆的浪费。
知道一只熊的头部大小和它的爪子之间的精确比例,不会帮助你在它的攻击中存活,知道自行车每一个螺丝的位置,也不能你更有效地驾驭它。树的纹理,云的形状,喵喵和汪汪——只要你能认出它,就没有必要把它放在记忆里。
识别是简单的,而回忆重现则是复杂的
识别和回忆重现对于大脑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模式。
识别快速而简单:你看到了一些东西,你接受到了某种视觉刺激,然后你将这种刺激与你以前储存在大脑中的的感觉进行比较,并匹配到上次引起这样一个刺激的概念和词语。你的大脑告诉你这个刺激来自于所谓的“自行车”。
你被告知它叫做自行车,你知道你可以骑它,你知道它有你喜欢的颜色。日常的生活中,有这些信息就足够了。
但是在脑子里回忆重现一辆自行车就是另外一回事。
这是一个相反的过程:你得到一个名字或概念,这个名称唤起了你的某种感觉,你试图重新创造出能唤醒这个刺激的具体元素。您的大脑中储存了很多关于自行车独立元素,轮子、坐垫、把手、踏板什么的,但它们并没有被组织起来——确实没有必要组织它们,因为我们识别一辆自行车,只要识别出这些典型的特征,感觉差不多就行了!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一个词到嘴边怎么也说不出来,其实我们很清楚想表达的什么,但就是想不起这个词怎么说,一旦有人说出来,你会连连点头:“对,就是它!”
一个东西看起来像什么,或者我们对它的感觉,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刺激,当这种刺激和某个词语或者概念联系起来的时候,就成为我们识别一个东西的主要方式。但刺激来自于我们看到一些具体的东西的构成元素,而不是抽象的概念或者词语。
以视觉的方式来重现这些元素,这就是视觉思维和绘画的作用。当我们想表达些什么的时候,我们可以画一些东西,看看它是否能唤起那种刺激的感觉。最有可能的是,你会画出那些在你记忆中最明显的元素,但这只给了你一部分刺激,就是那些刚好能让你识别出这个东西的元素。
看,它有踏板,把手,鞍,轮子,很明显,还有一个链,对吧?
是的,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辆自行车,它包含了我们识别出它的所有元素,但是不这是它真实看起来的样子。
我们已经把这些元素变成简单的视觉符号:这个东西很长,这个东西很短,这个是圆的,那个是长方形的。这些符号都很简单,可以很轻松地画出来。
一个人有两条腿,两条胳膊,一个头,一个躯干。所有这些都可以用简单的符号来表达:腿长,手臂短,躯干长,头圆。这与人的长相无关,但与人的感觉是一样的。
让我们总结一下:当我们要在表达描述一个具体的东西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脑海中所出现的并不是这个东西的具体形象,而是看到那张东西带给我们的感觉,也就是经过简化和抽象的形状,或者是一个词语概念。这样一种形状和概念,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把它写到纸上,这时候,我们会得到一组基本的符号,文字或者一些形状。如果你还想创造点什么东西出来的话,你会发现你根本不知道如何将这些基本的形状符号组合起来,最终结果可能只是我们最上面的那条幼稚的龙一样。
现在你该明白了,限制我们想象力的,其实正是我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和概念!我们从小到大,不断学习和锻炼的,主要是我们的逻辑思维、判断、推理的能力,但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那种视觉识别和重现的能力却一直停留在儿童时期,没有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锻炼。
也就是说,我们其实每个人都具备了想象创造力的天赋,但是天赋只是一种潜力,是学习某种技能的催化剂。创意大师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发出生成创意的思维模式。当你看到一个个叹为观止的创意时,要知道在这个创意的背后一定有几十甚至上百次的失败,你永远都不会看到。
当你看到别人成功的时候,你只是没有看到他们的失败。
如何训练我们的想象力?
创意和想象的能力是可以习得的。
我们已经通过前面长长的一段文章论证了一个观点:产生想象和创意的根本是我们的视觉化的思维模式,而锻炼我们视觉思维模式最好的方式就是画画!
但是这种绘画训练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画画还是不一样的,还是用画自行车为例,如果我们只记得它的最明显的特征元素,无论我们怎么回忆起骑行的感觉,我们都不能画出它的样子,是的,你知道一辆自行车是什么感觉。但如果你从来没有注意过它的外观,你就不知道它的样子。
要想真正的训练视觉化的思维能力,提升我们想象和创意的能力,那么我们在进行绘画训练的时候就必须做到一点:忘记概念,只重外观!
这并不容易,因为这是违背我们熟悉的思维模式的。画一束花,当我们观察看它的形状、颜色的时候,它会不自觉地被抽象成我们不想要的符号线条,只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想让它识别起来更容易些。它“认为”外表并不重要,只是它的概念意义才是最重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大脑是正确的,但是在我们进行视觉化思维训练的时候,这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
不要因此对我们的大脑如此愤怒——这是千万年进化出来的生存的本能。当原始人为了生存而挣扎的时候,想象和创意就是一个奢侈品!
好了,经过冗长的前言,我们终于要来谈一谈如何通过绘画练习来训练我们的视觉化思维模式,提升我们的想象创意能力。
在下面的课程中,我们将通过两个维度——二维和三维空间的感知想象训练来达到最终的目的:随意而想,随心所绘。
在二维空间的训练中,我们将着眼于精度的训练,也就是对线条、形状、比例、明暗的基本的二维空间感知和重现。
三维空间的则更进一步了,除了基本的透视原理,更重要的是能够自由地在脑中渲染生成各种三维场景,最后心手合一,随心所绘。
视觉化思维模式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最神奇的能力,也是想象和创意的基础,视觉化思维基础训练课程将作为我们交流大卡群的常驻内容,一直免费滚动循环下去。
想要加入我们的视觉思维交流微信群,
只要长按下面的二维码,添加我们的群助手,
然后告诉小助手加群密码”20170804”
小助手就会把加群的邀请发给你啦